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焦慮抑鬱不能只靠心理調節 應及早就醫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9日 18: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三十齣頭的王老師向來心思縝密、做事認真。近半年來常常睡不好覺,腦子裏總在想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入睡後很容易驚醒。白天始終擔心父母和孩子會出意外,同時伴有頭疼、背疼等不適,時常心慌出汗。雖然勉強授課閱卷,但是工作效率比以前降低很多。

  從事銷售工作的張先生幾週來一直心情不好,總是感到乏力,沒有精神,食欲減退,記憶力下降,做事注意力不能集中,連最鍾愛的歐錦賽都提不起興趣。同事和親友都覺得他好像變了一個人。

  相似的案例如果發生在你的身邊,你是否意識到對方可能患有焦慮或抑鬱,是否能建議他們前往精神科或精神衛生中心諮詢和就醫。先來看看上海、北京、長沙三地焦慮抑郁大眾知曉度調查結果,約1800位三城市成年受訪者中,超過90%認為焦慮或者抑鬱不過是工作生活壓力較大或情緒波動,依靠自我心理調節減壓即可恢復。

  誠然,適度的焦慮是生活中的一個正常部分,它有利於我們發揮才能,幫助我們避開危險。但是,當焦慮進入每天的生活中,持續存在、不合理且無法抵抗,便成為焦慮障礙的徵兆,需要引起重視。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副所長趙靖平教授表示,焦慮障礙是真實的、嚴重的疾病。每個人都有可能患上,它是最常見的一種心理障礙。

  為了幫助大家識別焦慮與抑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何燕玲教授指出,焦慮不僅表現為擔心,強迫症、驚恐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社交焦慮障礙,都包含在內。儘管每一種焦慮障礙在不同的患者身上的症狀表現各異,但是它們都會引起極度的恐慌或擔憂,從而干擾正常的生活方式。若長期處於焦慮、緊張、憤懣不平的狀態,可引發多種疾病,影響生活質量,需要儘早諮詢精神專科醫生獲得明確的診斷和恰當的醫治。絕大部分患者在接受精神心理科醫生的指導後,經過規範的療程會獲得康復。

  本次調查還顯示,超過80%的受訪者認為焦慮或抑鬱障礙即使求醫也首選內科醫生。對此,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名譽主委、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張明園教授呼籲,大眾要建立對焦慮抑鬱等疾病的正確認知,同時非精神專科醫生對於抑鬱或焦慮的疾病識別率亟待提高。  喬閎本版圖片IC

熱詞:

  • 焦慮抑鬱
  • 就醫
  • 心理調節
  • 疾病
  • 精神衛生
  • 驚恐障礙
  • 社交焦慮障礙
  • 抑鬱障礙
  • 心理障礙
  • 中華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