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男孩危機”中男兒如何強?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7日 10: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朋友的兒子已上大二了,成天還是渾渾噩噩的,常常在宿舍通宵沉迷于網絡遊戲,功課能夠對付過去就不錯了。這樣的男孩在我們周圍很常見。最近,關於上海中小學各科平均成績、獲得國家獎學金學生的統計、去年高考錄取男女比例、剛剛出爐的今年各省區市文理科狀元等方面調查説明,女生已“全面超越”男生,這又讓人們一陣尖叫:“男孩危機”、“拯救男孩”,更多的人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成因和應對。

  從學校教育層面看,現代教育制度、教學內容和評價標準出現某種偏頗。現代教育的學習方式和考試模式顯得更適合相對細心、文靜、勤奮、聽話的女生,而粗心、活躍、貪玩、逆反的男生較吃虧。在層層應試中,發育較遲的男生錯過次次機會,陰盛陽衰越來越明顯。很多重點中學總是女生多,女幹部比例高,成績更出色。其實,男生和女生是青少年的兩極,本是互補互利的,而現代教育對“靜”的偏心,或者説對“動”的忽略,傷到了男孩,部分地造成這樣的危機。這種較偏廢的教育,將不利於青少年的全面均衡發展,不利於創新、思辨、負責、堅強、獨立、果斷、勇敢、挑戰等性格和意識的形成。

  從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層面看,父愛教育和男子漢教育相對缺失。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以及家庭結構的變化,父親對家庭照顧不夠,母親承擔相對多的家庭教育,加之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很多男孩缺少父愛,很多男孩變得女性化。有專家認為,如在成長過程中缺少正確的男性榜樣,將會給男孩“帶來災難性的打擊”。而且現在流行文化特別是選秀文化盛行對男孩性別形成具有消極影響。在傳統的中國家庭教育中,對男孩相對寬鬆和寵愛,也會讓他們在起跑線上慢半拍。從生理學看,由於脆弱的Y染色體緣故,男孩一齣生就“落後”于女孩,青春期時差距進一步拉大。因此有學者認為,“晚熟”男孩可以比女孩遲一年入學,這對男生的自信心、自製力、交流力的培養有利。在美國紐約曼哈頓一所小學的校長紐厄爾認為:“晚入學一年是送給男孩的最好禮物。”

  男孩危機在歐美國家早已存在,並且認為男孩的“學業危機”是“男孩危機”裏最明顯的一個表現。美國《商業週刊》這樣斷言:“在美國各地,女生在學習方面似乎建立了一個羅馬帝國,而男生則像古希臘一樣日趨衰敗。”男孩危機在中國也不是最近一兩天才出現的狀況,前年,一本《拯救男孩》的教育專著引來眾多的關注。“男孩危機”傷害的不僅是男孩,這一現象帶來的不利會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也就是整個社會將一同受傷,包括男孩的另一半女孩。解決男孩危機,男兒當自強,家庭勇擔當,社會亦相幫,教育不偏航。

  十多年前,當我聽到媒體預測21世紀將是一個“她世紀”,我還有點不忿,沒想到“她世紀”來得這麼快。但我想,不論什麼世紀,真正的教育都應該讓男孩女孩的天性得到最充分的發展,形成一種你追我趕比翼齊飛的和諧景象。 (紅 深)

熱詞:

  • 考試模式
  • 男兒當自強
  • 男孩女孩
  • 男生
  • 女生
  • 晚熟
  • 高考錄取
  • 商業週刊
  • 她世紀
  •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