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權力美學不變則 "立錐"醜相不止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5日 08: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針對水泥錐,直到現在,除卻廣州市建委有所解釋外,仍無單位站出認領並解釋其用途。很明顯,如果説這些水泥錐有著不為公眾所知的且被廣泛認可的積極用處,恐怕早就有人出來“辟謠”了;而如今的集體噤聲,要麼是默認了廣州市建委的釋疑,抑或于洶洶輿論面前有所畏懼,乾脆三緘其口。

  當然,換個角度,即便有單位站出來説“為防止流浪漢橋底露宿的水泥錐是我所建,當初考慮不週,擬儘快拆除”,又能如何呢?説白了,即便應民意所求,將有悖人道的水泥錐統統鏟掉,流浪漢就真正有了“立錐之地”嗎?

  相信很多人還記得一件事:成都為了防止流浪漢將公交站臺的候車椅當“床”,故意將座椅設計得很窄,以至於市民都坐不穩。作為驅逐流浪漢的“偉大創新”,此做法與眼下的水泥錐何嘗不是如出一轍?再近一點,深圳日前出臺規定“乞丐現街頭城管將被扣分”,這種試圖通過城管的力量間接達到驅逐流浪漢目的,與“水泥錐”事件不亦極為神似嗎?説到底,當城市管理者帶著潔癖思維經營市容市貌,缺乏讓流浪漢穿堂而過的雅量時,類似“水泥錐”事件之後,誰又能保證哪天流浪漢不會在某地遭遇類似尷尬與困擾呢?

  筆者這樣説並非杞人憂天,廣州市建委的答覆就很值得玩味。“最近很多年廣州已經沒有在橋下建水泥錐了,未來也不會再建這樣的水泥錐。現在橋下一般都是種植綠化植物,既美化了環境,也能防止流浪漢露宿影響市容衛生。”很明顯,在這種解釋中,我們仍然不難品味出管理者缺乏關注底層民生的冷漠思維:水泥錐被綠化帶所取代又能如何呢?“防止流浪漢露宿影響市容衛生”的目的一直都在。換言之,作為市容市貌的一部分,很多地方不管怎麼管理,都難有流浪漢的“立錐之地”。

  針對這種缺乏體溫的管理方式,某知名網站做專題分析,甚至用帕累托改進去證明“防流浪漢”思維的不人道只是因為太笨,毫無存在必要。而在我看來,問題並沒這麼簡單。如果説水泥錐是因“愚蠢”決策所致,但誰能保證類似所有排斥流浪漢的做法都是無腦表現呢?事實上,很多看似到處不討好的做法,都是權力美學下的正常産物。道理很簡單,你説候車椅沒必要在防止流浪漢的同時還影響其他人,但事實上,有幾個當官的坐公交車呢?遑論坐候車椅——在他們眼裏,流浪漢有損市容市貌,這才是他們關注的。“水泥錐”事件亦同此理。

  權力美學的可怕之處正在於,在公權力缺乏有效制衡的語境下,其一旦與民意背道而馳,一意孤行的決策很可能造成“兩敗俱傷”,即當權者難以達到真正目的不説,公共利益更在不經意間被折耗。回顧過往,類似事件有很多:廣西某地強制村民出錢刷墻、陜西某縣給山體刷綠漆、南京曾給居民屋頂統一著色等等,這些咄咄怪事背後的原因都有“領導嫌不美觀”的魅影。正因如此,權力美學不變,類似“立錐”醜相恐怕還會層出不窮。基於此,單純呼籲決策層要有民生視角,要有人到情懷,還遠遠不夠,最關鍵的還是從制度上讓公權力得以充分的制衡和監督,以此倒逼權力美學以民主、寬容、人本的姿態,服務於民。

熱詞:

  • 美學
  • 水泥錐
  • 廣州市建委
  • 立錐之地
  • 魅影
  • 綠化植物
  • 帕累托改進
  • 種植
  • 無腦
  • 折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