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農業災害查勘有了“電子眼”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5日 04: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如何對暴雨或乾旱等自然災害實時監控,並在災害發生後精確及時勘損定損,是提高農業防災減災水平的關鍵。 7月3日,隨著國內首個農業保險地理信息技術系統在我省正式投入使用,這些都可以成為現實。該系統是國內首家系統運用地理信息技術、全球定位技術和遙感技術,集數據採集,災情監測、分析、預警、決策以及指揮調度為一體的智慧化綜合服務平臺。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為該系統的應急指揮室揭牌。

  農險地理信息技術系統由財政部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建設。該系統綜合運用無人機、雷達、遙感等現代高科技前沿技術手段,通過採集和監測我省農業、氣象、水文等多方面基礎數據,對農業保險標的物生長過程致災因素和環境進行綜合分析,建立災害評估模型,適時提供專業性的産前、産中、産後服務。通過與氣象等部門的數據交互,該系統可以實時動態監測各地氣象、土壤墑情、病蟲害等,適時為農業部門提供應對災害的措施建議。當災害發生後,可以通過災損評估模型對區域內災害損失程度進行推算,同時利用GPS、遙感、無人機航拍等手段輔助查勘定損,較好地解決一直困擾著農業保險的“查勘定損難”,真正提高查勘定損效率和準確性。(史力)

熱詞:

  • 農業保險
  • 電子眼
  • 農業災害
  • 災害發生
  • 災害損失
  • 災害評估
  • 無人機
  • 致災因素
  • 地理信息技術
  • 我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