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內蒙古:“塞外糧倉”遭受洪災 暴露出灌區水利系統老化問題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4日 15: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呼和浩特7月4日電(記者鄧華)被譽為“塞外糧倉”的內蒙古河套平原最近遭受了強降雨引發的洪澇災害,造成八成左右的農作物受災,大河套變成了水鄉澤國。記者近日採訪發現,這次災害所暴露出的河套灌區水利系統排水不暢、設施陳舊老化等問題亟待解決。

  內蒙古河套灌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據河套灌區管理總局副局長陳海青介紹,灌區內排水工程大多修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分為總排幹、幹溝、分幹溝、支溝等七級系統,像毛細血管一樣把水匯集到烏梁素海,通過紅圪卜揚水站排泄到黃河裏。

  據了解,在目前七級排水系統中,總排幹溝、幹溝、分幹溝這三大工程情況稍好,完好率在56%以上。但支溝、鬥溝及以下級別的排水溝道淤積問題嚴重,甚至個別地方填平排幹溝復墾、種樹,埋下了災害隱患。

  記者了解到,內蒙古河套灌區有四成的揚水站屬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工程,泵站附屬設施配套不完善,老化失修破損嚴重。記者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新華鎮建國村看到,揚水站已經被洪水淹沒,並被衝得七零八落。在此次洪災中,不少泵站完全失效,致使整體排水效率明顯下降。

  與此同時,記者在這次遭受較大災害的多個旗縣看到,降水已經過去四五天時間,可道路兩旁的田地裏和排水溝渠內積水現象仍然十分嚴重。在烏拉特前旗西小召鎮西小召村,村民孫明鎖家裏種的40畝葵花基本被淹完了。在五原縣銀定圖鎮,不時有農民從自己一側田裏抽水到另一側;由於積水無處可排,為了儘量減輕損失,農民只好忍痛犧牲一半農作物。

  近幾天來,巴彥淖爾市各地抓緊抽水,水泵出現脫銷情況。可是村民們反映,到處都是水,抽水也只是應急之舉,治標不治本。水利系統幹部和受災村民普遍認為,加快灌區排水暢通建設是預防災害再次發生的根本對策。

熱詞:

  • 水利系統
  • 幹溝
  • 淤積問題
  • 洪災
  • 糧倉
  • 河套灌區
  • 揚水站
  • 抽水
  • 塞外糧倉
  • 支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