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九河時評:治理擁堵,不能一“限”了之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4日 15: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津北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30日晚,廣州市政協副主席、交委主任冼偉雄在發佈會上宣佈,在為期一年的試行期內,全市中小客車增量配額為12萬輛;為做好各項工作銜接,7月1日零時起的一個月內,廣州全市暫停辦理中小客車的註冊及轉移登記,後續各個月度平均分配增量配額;配置指標的具體辦法和相關程序將於7月底前發佈。突如其來的“限牌令”,引發當地汽車市場震動,也引起市民強烈關注。(《人民日報》7月2日)

  “限牌”並非廣州獨創。上海的車牌拍賣、北京的搖號都是治堵手段。據廣州市交委表示,至今年5月,廣州機動車保有量240.5萬輛,其中中小客車167.4萬輛,是5年前的2.5倍,年均增長率達19.0%,而中心城區機動車排放PM2.5佔大氣總量的比例高達38%。如果讓汽車增量降下來,就能對降低交通壓力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或許這也是廣州市交出臺“限牌令”的最大理由。

  然而,不少廣州市民對突然出臺的“限牌令”不能理解。例如,廣東易春秋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王旭陽説,“對於那些因為房價問題被擠到遠離市中心的郊區樓盤的年輕家庭,汽車已經成為生活必需品。政府應該為這部分人群想想解決辦法,做好配套政策,而不是簡單地一限了之。”而廣州一位市民也説,他的家在遠離市中心的番禺區,公共交通極為不便,必須買車代步,但“限牌令”完全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更讓他不解的是,如此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重大決策,不用經過聽證就直接發佈,實在難以接受。

  不能體現民意,這是廣州“限牌令”引發詬病的重要原因──7月1日開始施行,發佈則是在頭一天的21時,如此“神速”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這一廣泛涉及民生的重大決策,既不見廣泛調研,也沒有聽證舉措,決策是如何形成的?而廣州市交委官員表示,改善方案將在一年試行期間廣泛聽取民意,充分徵求意見再行推出。如此“先限再聽民意”,又如何體現民意?

  另外,有論者擔心,如何保障購車指標分配的公平也是一個重要課題。其一,搖號程序與制度設計能否杜絕尋租空間令人憂慮;其二,如何防止購車指標變成買賣指標的“灰色經濟”;其三,申購方式應該是以家庭而非個人為單位,否則難免出現已有幾輛車的家庭抽中指標,而家中無車的家庭卻啞巴吃黃連的情形。

  更為重要的是,廣州的“限牌令”並不一定能夠取得想要的“治堵”和改善空氣質量的效果。最明顯的例證就是實施了限行、限牌措施的北京、上海等地,其擁堵問題依然十分嚴重。公安部數據顯示,“全國667個城市中,約有2/3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期出現擁堵”。難道所有的城市都需要通過“限牌”之類的措施,才能治理擁堵嗎?

  應該説,“限牌令”只能通過控制汽車數量增長,延緩交通擁堵惡化情況,卻無力阻止汽車剛性增長。因此,要想解決城市交通擁堵,還得由根子上治理。比如,據説廣州市的公車數量有20萬輛之多,而香港只有200多輛公車,如果能限制公車,恐怕比單純限制民用車會更好地緩解擁堵壓力。另外一方面,還要科學規劃城市區塊,合理佈局公共資源,減少市民跨區出行次數。同時,大力投資興建公交系統,打造便利的出行環境,鼓勵市民在短距離出行時,選擇自行車、步行等綠色方式。(文/聞天語)

熱詞:

  • 限牌
  • 限牌令
  • 九河
  • 房價問題
  • 灰色經濟
  • 人民日報
  • 轉移登記
  • 交委
  • 治理
  • 聽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