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三尺講臺上的多彩人生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4日 10: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韶關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圖為鄉村教師林錦泉在授課。

  今年3月起,我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韶關市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系列評選活動,其中評選百名“優秀鄉村教師”活動中,一場尋找身邊“最美”鄉村教師的行動正在悄然展開。記者近日走訪基層鄉村學校發現,在這些“最美”教師身上無一例外地保有著堅守、愛心和進取,是他們為農村孩子搭起了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

  在前往南雄市最邊遠鄉鎮百順鎮的路上,記者細細地數了一下,從南雄縣城出發,經過帽子峰、瀾河兩個鄉鎮才進入百順地界,60公里的山路走了近兩小時。到達鎮中心,記者明顯感受到典型的山間小氣候,氣溫比縣城低了不少。在百順中學簡陋的校園裏,記者見到了此行探訪的對象之一,該校任教老師林錦泉。面對記者問及為何選擇回鄉任教而不是到外發展時,林錦泉一句樸實的話打動了記者:“我是山裏的孩子,我不回來,別人更不回來。”就是為著這個讓農村孩子有老師教的單純想法,林錦泉在百順一呆就是30寒暑。

  説起林錦泉,接待記者的該校老師竟然説那是他高中時的老師。他説:“是林老師堅守讓我也追隨他的腳步留在百順。”然而,農村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會做人那麼簡單。他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始終用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把他們的心靈喚醒。曾有一名學生因為違反學校紀律被通報批評,一氣之下輟學回家,林錦泉了解情況後,驅車20多公里硬是把這名學生勸回了學校。至今,同事們仍然傳誦著他常挂在嘴邊的那句話:“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在百順中學不遠的百順中心小學,記者見到了另外一位紮根山區的園丁——周黨。他是臨近的帽子峰鎮人,在人人都往外跑的當下,他卻義無反顧地來到了更邊遠的百順鎮任教。1995年7月,他服從組織的安排,分配到百順鎮東坑小學任教。東坑區離百順鎮還有十多公里,山區教育條件差,師資落後,離家路途遙遠,可他沒有任何怨言,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親友曾勸説他寫報告調離這間“山窩窩”小學,回到家鄉去,到城市裏去。但他沒有這樣做,卻意味深長地説:“作為教師,在哪工作都一樣,你們沒有見山裏的孩子嗎?去看看孩子們的眼睛吧!”

  就這樣,他在百順一呆17年,為了邊遠山區的孩子不失學,他走遍了東坑區的每一個村屋。每當他聽説有學生輟學時,便立即走山路去勸説家長,讓孩子回校上學;有的學生由於貧困買不起學習用品,他便用自己的工資為學生購買;有的學生家裏實在是因為貧窮交不起學費,他主動為學生擔保學費……在百順鎮崎嶇的山路上留下了他無數跋涉的蹤跡。

  身在山區,教師自我提升的機會相對較少,但是他始終在教育第一線工作,十多年來他一直奮戰在小學畢業班,他始終堅持學習學科領域中最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積極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積極參加培訓學習,認真踏實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他深信,只有教到老,學到老,才會永遠站在教育領域的最前端。

熱詞:

  • 百順
  • 學生
  • 老師
  • 現代教育技術
  • 講臺
  • 東坑
  • 農村孩子
  • 學費
  • 鄉村教師
  • 山裏的孩子
  • 搜索更多百順 學生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