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PM2.5監測社會化提升數據公信力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3日 07: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科學發展

  幸福轉型

  據報道,記者從廣東省環保産業大會上獲悉,在包括PM2.5在內的環境監測中,廣東環保部門將鼓勵有資格的社會企業和團體進行第三方監測,屆時第三方監測數據有望被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項目,納入廣東全省環境空氣監測網絡。

  PM2.5突然闖入人們的視野,自去年底揭開神秘面紗以來,從是什麼、危害有多大,再到如何監測、如何發佈,稍有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公眾廣泛關注。特別是今年2月份國務院同意發佈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PM2.5監測指標之後,各地紛紛改變對PM2.5的曖昧態度,監測發佈也進入實質階段,逐步成為一項與幸福攸關的生活指數。

  客觀而言,經過半年多的公開討論和知識普及,PM2.5已經不再是陌生詞彙,社會也達成了基本共識,那就是PM2.5治理需要同“呼吸”共命運。珠三角城市群經濟發達,相比北方的PM 2.5來源和成分這裡的情況會更加複雜,有機物的成分更多,因此相同濃度的PM 2.5對健康的危害可能性更大,尤其需要“同心共治”。

  早在今年3月份,省環保廳公佈珠三角區域內17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子站的監測數據,廣東成為了我國第一個以城市群發佈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的地區。此次引進第三方、政府購買服務,再次體現了廣東在PM2.5治理問題上的開放包容。

  不管當年的“技術標準説”,還是後來的“資金短缺説”,公信力問題一直困擾着相關機構。也就是説,在監測PM 2.5依然具有行政色彩的情況下,除了要做到不捂不蓋,更要通過創新舉措使其進一步提升。毫無疑問,引進第三方是個不錯的選擇。

  縱然如此,還有些問題需注意,例如其一,既然現在還沒有一家取得認證的私人企業可以監測PM2.5,可否先與一些公益組織進行合作?其二,如果第三方數據與有關部門的有出入,該如何取捨?都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予以完善。(李光金)

熱詞:

  • 環境空氣監測
  • 監測數據
  • 監測指標
  • 公信力
  • 呼吸
  •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 城市群
  • 珠三角區域
  • 指數
  • 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