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混凝土防線”已成追憶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3日 05: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特派記者 胡建明

  本屆歐洲盃上,普蘭德利將剛剛奪得意甲聯賽冠軍的尤文圖斯隊後防組合移植到國家隊中,這是一種相當保險的做法。事實上,以布馮、巴爾扎利、博努奇、基耶利尼為主的意大利隊後防線,也在歐洲盃的比賽中經受住了一定的考驗,甚至在小組賽第一場比賽中還逼平了西班牙隊。但是現在看來,一方面或許是因為那場比賽西班牙隊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態,另一方面,連克英格蘭和德國隊進入決賽,讓意大利隊不免有些自我感覺良好。

  本場比賽,普蘭德利基本延續了對德國隊半決賽時的後衛線,巴爾扎利、博努奇繼續搭檔中衛,基耶利尼繼續出任左後衛,只是用阿巴特換下了上一場體力消耗太大的巴爾扎雷蒂。這條後防線雖然在比賽開始後中規中矩,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失誤的隱患。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意大利隊失球前,博努奇兩次“無視”回接的皮爾洛,在西班牙隊當時並不緊密的前場逼搶下草草將球大腳開至前場了事,而兩次盲目的長傳都直接將球交還到西班牙隊的腳下,任由對方重新組織攻勢。

  不能讓西班牙隊從容控球和持續進攻幾乎是每支與“鬥牛士軍團”交手球隊的共識,普蘭德利在決賽前也指出,破壞西班牙隊的控球和壓縮他們的進攻空間是意大利隊取勝的關鍵。但是,博努奇在這一點上顯然沒有執行好主教練的部署。事實上,正是得益於在意大利隊的後場持續獲得控球進攻的機會,西班牙隊才覓得破門良機。

  意大利隊在本屆歐洲盃上的表現,曾被認為是普蘭德利對藍衣軍團的“改造”收到積極成效,但是在擊敗德國隊的半決賽中,意大利隊的防線其實已經暴露出弱點:邊後衛壓上助攻接應皮爾洛的傳球後,中場球員和中後衛在由攻轉守時回防速度較慢,邊路的巨大空當很容易被對手利用,而且,一旦對手下底傳中,意大利隊兩名身材高大的中後衛對於落點的判斷經常不如對手敏銳,往往形成險情,而今晨決賽中意大利隊的第一個失球,恰恰反映了這一點。 

  一路進入決賽,意大利人雖然在心裏很重視西班牙這個對手,但是,也許所謂的“歐洲盃沒有衛冕冠軍”的魔咒和意大利隊“複製2006年奇跡”等來自外界鋪天蓋地的各種信息,難免讓藍衣軍團有所放鬆。他們或許忘記了,2006年他們擁有卡納瓦羅、內斯塔、格羅索,那個時候的意大利隊仍然擁有堪稱“混凝土”式的防線,而這一直是意大利隊獨步國際足壇的看家本領。可是,看看藍衣軍團這條後防線,也就不難想象,為什麼下賽季重新征戰歐冠聯賽的尤文圖斯要買下國米棄將、已經34歲的巴西老中衛盧西奧了

  (基輔7月2日電)

熱詞:

  • 意大利隊
  • 普蘭德利
  • 西班牙隊
  • 混凝土防線
  • 混凝土
  • 後防線
  • 搭檔中衛
  • 失球
  • 中場球員
  • 皮爾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