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透視加拿大小鎮華人移民路 先僑畢生做過17種工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2日 14: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道,加拿大近年的新移民十居其九愛定居大城市,聯邦政府一直希望誘導更多移民落腳鄉郊地區,使城鄉人口分佈不再那麼懸殊。其實昔日華人先僑到鄉郊謀生者大不乏人,更在小鎮經營鎮內僅有的一兩家雜貨店或者餐館,做出成績,且成為地方上眾所熟知的人物,自然地融入本地社會。來自廣東的周東海(C.D. Hoy),他的小鎮故事正是個經典事例。

  在1日加拿大國慶節重溫這段罕有人翻開的歷史,大可給新移民生活啟發,找到磨合新社會的道路。

  1902年由廣東抵達卑詩省的周東海,他的故事距今已達110年。他那個時代,在卑詩小鎮經營餐館、雜貨店的先僑為數不少,周東海是隨大隊的其中一人,但與眾不同的是,他還是淘金熱潮結束以後,卑詩內陸最早出現的專業攝影師。

  周東海的故事近年才發掘出來,有兩方面的脈絡值得注意。第一、在1999年,位於北溫、以攝影藝術為主的普雷森豪斯美術館(Presentation House Gallery),精選周東海攝影作品舉行展覽,其後並巡迴全國展出,展品還編成攝影集出版;他的故事後來有人拍電視紀錄片,開始流傳。第二、卑詩大學(UBC)加華紀事(Chinese Canadian Stories)這個加國華人史研究計劃,最近把周東海作為典型事例,揭示加國先僑在小鎮開店經營,默默融入並貢獻社會事跡,意義不凡。

  還須經過一番奮鬥

  今天循著這兩大脈絡回顧早年先僑生活史,不免令人感慨頓生。首先,周東海可以説“幾乎可做的職業都做過了”,可見要走這條到小鎮謀求發展而後融入之路,還須經過好一番奮鬥。

  周東海不到20歲孑然抵加,第一年獲溫哥華華埠鄉親收留暫宿,在白人家庭當家僮,公余勤學英文,翌年到內陸卡裏布(Cariboo)地區尋找淘金機會。其後大約十年,先後在奎尼爾(Quesnel)、聖詹姆斯堡(Fort St. James)、巴克圍(Barkerville)等地,當飯店洗碗工、廚師、樵夫、鐵路測量工、礦工、鐘錶匠、理髮師、農場工,後來才開始經營雜貨店和餐館。據説,他赴加拿大之後從事過17種工作(包括了專業攝影師)。

  然而,成果也是豐碩的。周東海在從事攝影工作歷程中,也可以説“幾乎可拍的人都拍攝過了”,可見他開店經營,接觸的人確實極多。

  幾乎鎮上每個人都拍過

  周東海致力開雜貨店的同時,也投入資源跨足攝影世界。他流傳下來的照片大多攝于1911至1920年間,主要在奎尼爾經營以自己名字為名的雜貨店Hoy and Co. Ltd.。由於業務需要經常往返巴克圍之間,在這兩個小鎮拍下不少照片,幾乎鎮上每個人都拍過了。尤其是原住民、華裔及歐裔移民,更是通過鏡頭留下影像,看到他與這些族群有廣而深的互動。

  一路走來,周東海為這些族群、為他自己以及所有像他那樣的小鎮店主,留下了珍貴的紀錄,帶來了今天仍值得思量的啟示,使我們得有機會管窺當年華人艱苦生活點滴。(江先聲)

熱詞:

  • 周東海
  • 城鄉人口分佈
  • 小鎮
  • 星島日報
  • Hoy
  • 專業攝影師
  • UBC
  • Gallery
  • 礦工
  • 攝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