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已基本建成高時空分辨率颱風立體監測體系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2日 11: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7月2日電 中國氣象局今日上午舉行6月新聞發佈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陳振林在介紹颱風氣象災害防禦工作時説,中國已基本建成高時空分辨率的颱風立體監測體系,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應對颱風的氣象災害防禦機制不斷完善,預警服務手段不斷拓展、內容不斷豐富、覆蓋面不斷擴大。

  陳振林説,目前,中國已基本建成高時空分辨率的颱風立體監測體系,中國自主研發的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多普勒天氣雷達觀測網、高密度地面自動站、高空探測以及移動觀測等能對颱風開展全方位的實時監測,為颱風業務和科研提供第一手資料。

  風雲系列氣象衛星的雙星加密觀測模式,可以實現每15分鐘獲取最新颱風監測圖像,為颱風定位和強度估計等提供了科技支撐;中國沿海已建成的無縫隙多普勒雷達站網,能每6分鐘獲取颱風的實時監測信息,這些信息不但可以讓預報員及時確定颱風中心位置,還能通過多普勒雷達反演的風場和降雨等産品了解颱風風雨分佈特徵並進行颱風路徑預報;中國已建成的36181個自動氣象站,其中海洋(海島、船舶、石油平臺)站139個,浮標站18個,可以每10分鐘(甚至可密集到每5分鐘,如廣東等)採集風向、風速和降雨信息,為颱風定位、定強和降水估測提供準確的參考資料,更是確定颱風登陸與否及具體登陸時間和強度的重要依據。

  陳振林介紹,由於颱風監測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數值預報模式的不斷發展,近20年來,中國颱風預報業務能力取得了持續而穩定的進步。從2006年開始,中央氣象臺將登陸颱風定位時次從原先的每3小時提高到逐小時。颱風業務預報時效也逐步延長,2001年之前中央氣象臺只發佈24-48小時時效的颱風路徑和強度預報,2001年開始將颱風預報時效延長至72小時,2009年延長至120小時預報。颱風路徑預報準確率也不斷提高,過去5年(2007-2011年)中央氣象臺24-72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平均值分別為114、190、287公里,其中24小時路徑預報誤差和20年前相比減少了80-100公里,48小時路徑預報準確率和20年前24小時預報準確率相當,而72小時路徑預報準確率甚至高於上世紀90年代初48小時預報水平,目前中國颱風路徑預報和國際水平基本相當。

  陳振林還介紹説,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應對颱風的氣象災害防禦機制不斷完善,預警服務手段不斷拓展、內容不斷豐富、覆蓋面不斷擴大。氣象部門與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聯合開展颱風災害防禦工作,加強與防總、民政、農業、水利、交通運輸、民航、海事等部門的聯動。同時,各級氣象部門密切監視天氣變化,通過電視節目、氣象頻道、手機短信、12121、氣象網站、氣象官方微博、電子顯示屏、報紙、電臺、傳真等多種渠道向廣大公眾發佈,得到較好防災減災效果。(據中國網文字直播整理)

熱詞:

  • 預報誤差
  • 監測體系
  • 分辨率
  • 浮標站
  • 業務預報
  • 颱風預報
  • 颱風中心
  • 颱風災害
  • 颱風路徑
  • 監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