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農民黨員趙成重為英烈守墓尋親63載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1日 12: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網湖北竹溪6月30日電 湖北省竹溪縣蔣家堰鎮徐家溝村一組人,農民黨員趙成重63年來,義務為56位革命烈士守墓,並尋找親人,從未間斷。

  1949年7月8日(農曆六月十三)晚,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19軍軍長劉金軒的部隊悄悄來到湖北省竹溪縣蔣家堰鎮徐家溝村,待天黑後,把揹包等部分行李放在村民院子裏,僅攜帶槍支彈藥和乾糧,開始圍攻盤踞在關埡山頭上的敵人。9日淩晨左右,隨著激烈槍炮聲,關埡戰役正式打響。拂曉時分,戰役告捷,竹溪全面解放。隨後從戰場上抬下5位二三十歲的危重傷員,因傷勢過重,其中3位死在途中的擔架上,另外2位送到設在臨村岳王廟五組的醫療隊治療,經搶救無效而犧牲。

  當時已有22歲的趙成重,過去長期受到國民黨的欺壓,尤其是為躲避國民黨抓壯丁(兩個哥哥被抓走),食不能安、夜不能寐,解放軍的到來,使他異常高興。戰爭結束後,他積極參與烈士的安葬工作,帶領解放軍走村串戶,為犧牲的戰士購買棺材。在僅買到4口棺材的情況下,他主動把為自己年邁母親準備的棺材抬去用,母親非常支持,硬是分文錢沒收。很快湊齊棺材,趙成重又叫來幾位鄉親,帶著工具,與解放軍戰士一道把犧牲在擔架上的3位戰士就地埋葬在該村的趙公祠附近,把犧牲在醫療隊的兩位戰士埋在岳王廟。“每位烈士身上的血跡和泥土都是我親手擦洗乾淨、衣服也整理的整整齊齊,入棺、下葬,我全程參與。”趙成重語氣沉重道:“在這次戰役中犧牲的其他51位戰士,由部隊分別就近集中葬在蔓荊溝和瓦房河兩地。”

  是年8月底,趙成重參加縣支前擔架隊,隨解放大軍西進陜西漢中,到達洪口後,趙成重等人改運彈藥。10月份,擔架隊從沙坪壩原路返回。由於他工作積極,受到部隊嘉獎。

  回家後的趙成重很快加入了中國共産黨,並走上村幹部崗位。多年來,他一直視長眠地下的烈士們為親人,自願當起義務守墓員,每逢紀念節日和每月農曆初一、十五,他就前往掃墓祭祀,並通過多種途徑為溫廣財、劉清山、翟華明等部分知曉名字的烈士尋找親人。在1951年,他為2名烈士找到遠在河北的親人,並幫其持證取走了烈士遺骨。“我只要不死,就為烈士們守墓不息,尋親不止。” 86歲的趙成重説:“我的能力有限,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借助外界力量,為這些英烈們找到親人。”

  為便於護墓,在趙成重的多次建議下,原佛臺公社于1973年,把埋在岳王廟的烈士遷葬到趙公祠,將兩地烈士合墓為一。後因地質變化,趙成重又奔走于蔣家堰鎮政府和縣民政局,建議遷修烈士墓。2011年7月,蔣家堰鎮人民政府與縣民政局共同出資,將趙公祠、蔓荊溝和瓦房河三地的石光友等54位烈士遺骨一起遷葬到徐家溝村趙家老墳院,並作為竹溪縣愛國主義及紅色教育基地。

  青山護忠魂,正氣貫長虹。63年來,趙成重無怨無悔的為解放竹溪而犧牲的解放軍烈士們護墓掃墓,尋親問祖,年復一年,赤心永恒。他的善行義舉不脛而走,聞名遐邇。

  如今,歲月的滄桑壓彎了老人的脊梁,難償的夙願印在他皺巴的臉上、刻在他粗糙的手上。但是,每當有人前來祭奠、緬懷革命先烈,趙成重總是熱情接待,聲情並茂介紹關埡戰役經過,講述守墓尋親歷程。(毛鴻全)

熱詞:

  • 趙成重
  • 守墓
  • 農民黨員
  • 尋親
  • 蔣家堰鎮
  • 岳王廟
  • 徐家溝村
  • 部隊
  • 擔架隊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