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寧夏西海固地區貧困家庭的求知脫貧路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30日 18: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銀川6月30日電(記者鄒欣媛)“上學有什麼用?”這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西海固地區大山裏走出來的大學生張跟慧一直以來不能忘懷的一句話,因為從未接受過教育的父親曾經用這個理由拒絕給她買本子和鉛筆。

  張跟慧是寧夏師範學院2011級的學生,家在寧夏南部山區隆德縣農村,那裏山大溝深、乾旱缺水,自然條件惡劣。貧困讓一家6口人一直擠在牛圈改造的房子裏生活,“家裏特別窮,父親在村裏人開的石頭鋪裏開拖拉機拉石頭,一車兩塊錢,每天拉十幾車,母親在家幹農活。”張跟慧説。

  “上學到底有什麼用?”當時上小學的張跟慧説不明白。而基本是文盲的母親覺得,只要她的女兒上學走出去,不留在山裏,不用種地,生活也許會不一樣。

  憑著依稀的一點希望,母親開始獨自供兩個姐姐和她上學。3個孩子讀書讓本就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張跟慧的大姐、二姐上到小學六年級,還是無奈地相繼輟學了。

  張跟慧是家裏唯一沒有輟學的孩子。上初中時離家很遠,她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走兩個小時山路,趕8點上課,晚上放學走回家也8點了。

  “為了我中午能吃好點,母親淩晨起來烙餅,這樣餅子第二天能軟一點。三年初中,無論冬夏,母親每天如此。看到她在廚房裏忙碌著,我心裏特別酸,想著一定要好好學習。”張跟慧説。

  2007年,初中升高中,張跟慧考好高中差一分。本來她打算上差一點的學校,可母親極力反對。張跟慧説:“進好高中,要交4000元錢,4000元對我們家簡直是天文數字!臨開學那天,下著雨,母親沒打傘出去東拼西湊終於借夠了錢,她卻被淋得全身濕透。我跪在母親面前説,我一定要好好唸書讓你享福。”

  高中的第一學期,張跟慧考了班裏第一,而且還成了學校的入黨積極分子。離開家的張跟慧也是第一次在校門口見到了父親的身影。

  張跟慧説:“上高中時,父親坐了一個小時的車來縣城看我。當時,桃子剛上市,他買了一包,在我們班門前整整站了一上午等我放學。出教室看到父親,我特別驚訝,因為他從沒關心過我的學習。當他把一包桃子放在我手裏時,我覺得他變了。”

  後來,不善言辭的父親告訴她,隨著經濟條件改善,那幾年,在老家很多人開始重視教育,村裏人寧可在縣城租房子也要陪孩子上學,村裏考出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多,供孩子上學的家庭很多都富了。一直在村上打工的父親到了縣城,看到了和山裏不一樣的教學樓,他説:“心裏不是滋味。”

  2011年,張跟慧的大學夢終於變成了現實。

  大學期間張跟慧沒有再為學費發過愁。由於國家對貧困地區教育有特殊優惠政策,張跟慧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又獲得了國家資助的2500元助學金,兩項加起來在保證她順利繳納學費和書本費的基礎上,還能提供2/3生活費。

  為了掙剩下1/3的生活費,去年暑假,她沒有回家幹農活,而是打了1個月零工掙了1000多元。今年她計劃做家教,用自己的知識而不是體力去賺錢供自己上學。

  求知脫貧改變命運的路還要繼續往下走。張跟慧告訴記者:“以後,我想考研,找個好工作,回到家鄉當老師,既能照顧父母,也能教育山區的孩子們,告訴他們更多關於外面世界的故事。”

熱詞:

  • 張跟慧
  • 寧夏師範學院
  • 西海固地區
  • 寧夏南部山區
  • 求知
  • 貧困家庭
  • 國家助學貸款
  • 學費
  • 初中
  • 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