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先將分類做好,再講別的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30日 1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世説辛語

  辛荷

  回家路上,特地留意了一下小區的垃圾筒,除了樓下通道表態式地放了幾個分類垃圾筒之外(那幾個筒,根本解決不了一幢樓的投放量),每個樓層依然是“大桶天下”。再看看馬路上,垃圾筒也還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大類,至於一直説的“可回收、餐廚、有害、其他”四大類的分法,仍屬罕見。垃圾分類説了幾年,相信在全市還沒有大面積地切實、準確地執行起來,而據報載,廣州又將試點垃圾按袋計量收費了。

  一波又一波的措施,要求越來越精確,但基礎尚欠紮實。

  在未真正開始,更説不上習慣垃圾精確分類的大部分市民看來,新的措施只會覺得抽象。

  搬一個經驗來,從文字上看是不難的,難的是執行和堅持。

  “按袋計量收費”是建立在“分類”和“垃圾不落地”的收運方式之上的。 “分類”是市民環保意識和政府提供實行條件的問題,“垃圾不落地”是居民生活方式可能性問題,這兩個問題不理順,什麼計量收費都是白講。更根本更迫切的是分類,這是整個垃圾處理的基礎,而且這是全市聯動的事,消除分類工作中的短板是最重要的,否則即使打造了十條二十條樣板街,最終還是分類好的垃圾重新混雜。

  至於“垃圾袋實名制”,在常住人口一千多萬的廣州,光是為每家每戶印刷編號垃圾袋,將要花費多少精力和財力?然後再一袋袋垃圾翻開看看有無放錯,加以追究,又要花多少人力?用這些精力財力人力來彌補垃圾分類的不足,這個操作性如何?實在是大可存疑的。

  辛荷

熱詞:

  • 分類
  • 垃圾不落地
  • 垃圾分類
  • 樣板街
  • 有無
  • 短板
  • 垃圾處理
  • 環保意識
  • 垃圾筒
  • 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