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關於外灘與西郊的辯證關係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9日 15: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兩年前,上海廣播電視臺紀實頻道聯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推出的巨制《外灘》,被學界評論為“一部上海史,半部中國近代史”。

  羅婕

  地産評論員 羅婕

  兩年後,紀實頻道將以“虹橋一西郊”地理範圍為嶄新的解讀角度,用影像再次塑造上海史,打造一部45分鐘的專題紀錄片《西郊傳奇》。這部由復地集團跨界投資的人文作品從開機之初,西郊與外灘的比對就沒有間斷。用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熊召政的話説,“《西郊傳奇》是《外灘》的姊妹篇。中國古代講陰陽,如果外灘展現的是陽剛之氣,西郊則是展現陰柔之美。”

  1840年以後,上海作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開始對外開放。自此到20世紀40年代初,外灘一直被英、法租界佔據。西方世界以他們的方式經營、管理、建設租界,外灘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設和最繁華之地。這裡洋行林立,貿易繁榮。從19世紀後期開始,這裡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東方華爾街”之稱。

  於是,外灘成了一塊“風水寶地”。在外灘擁有一塊土地,不僅是財富的象徵,更是名譽的象徵。

  就在外灘風生水起的當下,西郊同樣在快速生長著它的根係,只是相對於外灘的高調來説,西郊一直都在默默影響著上海。

  同濟大學副校長伍江教授認為,從城市建築歷史這個角度,“西郊”是上海城市現代化生活品質的依據。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城市化進程迅速加強,城市生活品質卻在下降,西方的財富製造者開始把高品質的生活移向郊區。有很好自然環境的莊園才是他們認為的最高品質的生活模板,而西郊自然也成為他們理想生活的肇始之地。

  1901年越界築路將虹橋路逐步引入西郊;1930年代西郊成為四大家族和民族資本家的別墅後花園,達官貴人如宋子文、孔祥熙、白崇禧、閻錫山、沙遜;民族資本家申新紗廠總經理榮鴻元、中國水泥廠經理姚有德曾在虹橋路上建起家族別墅,幾乎每一個門牌背後,都藏著一部家族史;1960至1970年代的西郊,從神秘走向開放,從414別墅到西郊國賓館,鄧小平曾經七次在這裡過年,先後接待了包括英國女王、日本天皇、美國總統等在內的百餘批國內外名人政要;1980至1990年代的虹橋開發區和古北新區成為中國最早的一批開放區和涉外商務豪宅區;2000年後,大虹橋橫空出世,與浦東遙相呼應……

  在《西郊傳奇》攝製組的理解中,外灘是製造財富的聚集地,財富的生活的享受者則在西郊延續他們的家族理想。外灘和西郊永遠是上海最重要的兩個極,一個是客廳,一個是後花園,在二者的辯證之間,我們看到了一個完整的上海。

熱詞:

  • 西郊
  • 外灘
  • 熊召政
  • 辯證關係
  • 西郊傳奇
  • 風水寶地
  • 金融街
  • 上海史
  • 上海廣播
  • 姊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