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幫“戲弄拾荒小孩”的大學生重拾同情心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8日 15: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手機看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群來自雲南昭通大山包的兒童在昆明拾荒維生,他們經常在樓下叫“大哥哥!丟瓶瓶!”雲南交通技師學院的學生們將廢棄的飲料瓶挂在距離地面2米高的窗外,讓那些身材瘦小的孩子想盡一切辦法去抓。一個小男孩彎著腰當人梯,一個小女孩站在他背上努力伸手去抓。這些貧窮的孩子拾到飲料瓶後,擰開蓋子不斷吮吸殘余的飲料。

  拾荒的小孩子們沒有摔倒而需要你扶,沒有喧囂打鬧而打攪到你,他們只是渴望一個生存的必需品。因為他們知道飲料很好喝,飲料瓶可以賣錢,並沒有人主動要求這些大學生去幫助他們,試問,是什麼樣的動機促使這些大學生去戲弄和欺負孩子們?這些“大哥哥們”是有多無聊,如此“打發”時間。人非草木,面對如此值得同情的拾荒兒童,這些“大哥哥們”的同情心跑哪去了?

  是的,也許這只是個別案例,沒必要上綱上線,筆者也不會去藉此批判中國的教育。不過幾位大學生的素質和人文關懷的缺失卻實實在在地表現了出來,尤其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作為“社會預科班”的大學校園裏,極其令人寒心!所以説,不是經過10年苦讀、高考洗練,大學生們就都能成才了,有的恐怕連做人的基本素養都急需補課。雖然無法斷定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了,但是從蕓蕓社會新聞中,我們讀到了很多90後大學生對身邊人或事的冷漠、麻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的年輕人對這個社會需要多一點愛心、信賴和真誠。

  隨著社交網站facebook、微博等等的興起,伴隨而來的擔心是我們正在製造史上最自戀、最好競爭、最自信和最個人主義的一代人。在美國心理科學會的年度會議上,一項針對一萬四千名大學生的研究發現,當今大學生的同情心比起30年前的大學生要少了很多。當今的大學生更加不易認同如:“我有時候會想象從我朋友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從而嘗試更好地理解我的朋友”,“對於不如我一樣幸運的人,我經常對他們懷有關愛之心”之類的觀點陳述。社會生存壓力大,大多數的大學生都面臨日益嚴峻的競爭,因此可能他們會在學習成績和簡歷上花更多的時間,而不是用於學習社交和情商培養。

  在筆者小學的時候,每週一次的思想道德課就教導我們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即便在大學,筆者認為這樣的道德修養課都應當成為引起重視的必修課。同情心是一種對他人的不幸和困難産生共鳴,並形成對其的關心、支持、援助的情感延伸。同樣,同情心又是一種重要的人格品質,人人都應該具備不同程度的同情心。在面對弱小的時候,無聊的戲謔不僅不能體現你的強大,反而更凸顯了你的低劣。同情弱者,幫助弱者,才是社會文明的表現。大學育人,更是不可忽視日漸荒廢的道德修養課。

  (來源:中國江蘇網)

熱詞:

  • 大學生
  • 拾荒
  • 同情心
  • 戲弄
  • 情商培養
  • 預科班
  • 道德修養
  • 思想道德課
  • 社會新聞
  • 雲南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