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專家表示,如果現狀不改變,再多鼓勵的細則很難吸引“一朝被蛇咬”的民資
根據國務院要求,今年上半年即6月底前,民間投資“新36條”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實施細則都將全部出臺完畢。截至目前,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鐵路等領域細則已經相繼出臺。這些行業細則中都明確提出要給予民間資本與其他資本平等的准入待遇。
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市場經濟中的主體,更是中國改革開放重要的標誌,但至今,其所處的地位、受到的待遇仍然與其所擔負的責任和實際所做的貢獻不匹配。專家們表示,如果現狀不改變,再多鼓勵的細則都很難吸引“一朝被蛇咬”的民間資本。
近來,雲南白藥股權糾紛、太子奶所有權歸屬之爭、“王老吉”商標案之爭引起了人們普遍關注。在全國工商聯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6月25日召開的“法制環境與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研討會上,仍在進行中的雲南白藥的股權糾紛引來了眾多專家的關注和熱議。
2009年1月4日,紅塔集團將其持有的雲南白藥股權以22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陳發樹,當年9月陳發樹付清轉讓價款。而直到2012年1月,紅塔集團的上級主管單位──中國煙草總公司才出具意見,以防止國有資産流失為由拒絕轉讓;2012年4月,陳發樹向國家煙草專賣局提出行政復議,國家煙草專賣局以其還具有企業身份,將行政復議拒絕,2012年5月7日,陳發樹向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裁定書稱,該起訴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範圍。陳發樹欲訴無門。
雖然到目前為止事件仍在進行,但與會的法學專家和經濟學家對結果的預期普遍悲觀,但他們仍希望能借由這個事件為民間資本爭取到市場經濟中平等的地位。
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樊綱表示,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之間的交易,由於國有企業涉及的利益相關方太多,給實際操作也帶來諸多阻力。他認為,最小化國有資産是最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途徑。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楊立新表示,不能用國有資産保護的口號來壓制民營經濟,否則會使民營企業越來越少,只剩下國有企業一枝獨秀,那麼,經濟改革開放30多年來建立起來的多种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經濟基礎就會被破壞。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長向松祚表示,這些糾紛案件中折射出的是我國經濟發展制度變革中更深層次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國很難真正成為一個經濟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