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蛟龍”昨日海底“撈針”(圖)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8日 04: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062米,這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太平洋下潛的新記錄。

  “蛟龍”27日5時開始進行7000米級海試第5次下潛試驗,16時許安全返回,下潛最大深度達7062米。這次下潛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在海裏搜尋上一次海試時布放的標誌物。這對潛水器的精確定位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被稱作“海底撈針”。

  “蛟龍”號第5次下潛的任務不在於深度,而是主要測試定點作業能力、搜尋海底生物和取樣的能力、潛水器抗壓能力等。

  測試定點作業能力需要“蛟龍”號搜尋上一次海試時布放的標誌物。能否尋找到標誌物,正好考驗了“蛟龍”號精確定位的能力,也就相當於指哪打哪,有助於“蛟龍”號作為科研平臺之後,方便科學家到指定的地點進行科學考察。

  海試現場總指揮劉峰表示,潛水器利用誘餌,發現了7000多米海底存在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同時,潛水器在海底發現了不同的沉積物、結核狀物質以及岩石,證明7000米深度海底同樣存在地質多樣性。

  “我們不僅從7000多米的海底取回了生物樣品,還拍攝了豐富的生物照片和視頻”,劉峰説,“從照片看,7000多米海底存在如此多種生物,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海底生物多樣性和地質多樣性的存在,體現了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的實用價值”。

  劉峰同時表示,海試現場指揮部初步決定30日進行7000米級海試最後一次下潛試驗,主要目的是對潛水器各項考核項目進行查缺補漏,確保潛水器性能和功能萬無一失。綜合新華社、法制晚報、中新社

  7000多米

  海底生物

  27日,“蛟龍”號在7000米級海試第5次下潛試驗中,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並在海底發現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存在。這是“蛟龍”號在海底拍攝的生物照片。 新華社發

熱詞:

  • 蛟龍
  • 海底生物
  • 載人潛水器
  • 蛟龍號
  • 下潛試驗
  • 作業能力
  • 大深度
  • 生物多樣性
  • 科研平臺
  • 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