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5個子女因遺産與後媽對簿公堂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8日 04: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武漢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1年的婚姻能敵半個世紀的親情?

  5個子女因遺産與後媽對簿公堂

  法官坦言遺産不看年份 巧妙執行達成和解

  離休老幹部關某喪偶4年後再婚,迎娶的“老來伴”何某。這段婚姻為這個家庭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老關於2009年因病去世,5個子女和後媽就房子和存款的問題打起了官司,彼此都將對方告上法庭,由於矛盾激化多次發生打鬥。記者昨從江岸區法院了解到,該院執行庭巧妙地將同一家庭成員間的兩起官司並案執行,歷時半年多給雙方做工作,終於促使雙方和解。

  後媽告兒女:老伴的房子我有份

  老關是某單位的離休幹部,養育有一男四女。1994年,原配夫人去世,4年後,他續弦將何某娶進門。當初,子女們對這段婚姻都持反對意見,因為何某當年52歲,只比老關最大的子女大5歲,但為了老人家安度晚年,子女們還是同意兩人領取了結婚證。

  2009年,老關因病去世,原本看似平靜的家庭關係驟起波瀾:老關的子女認為,父親生前在香港路的這套房子是單位分的,應該由幾個子女繼承,後媽何某沒有份;何某心想,雖然自己52歲才進關家的門,但老關年老多病,11年來都是她陪伴和照顧,這套房子老關承諾過給自己留個棲身之所,子女們憑什麼不讓自己住?

  何某將老關的5個子女告上法庭,要求對老關生前留下的房産進行分割。

  兒女告後媽:你的存款我們要分

  跟老父親生活了才11年的後媽,竟然率先發起“攻擊”,關家的5個子女也坐不住了,房産案件還沒塵埃落定,他們將後媽告上法庭,要求把存款算個清楚。

  法庭細甄別:分遺産不光看年份

  單位的福利房,到底是屬於婚前財産還是夫妻共同財産呢?

  法官仔細審理查明,上世紀60年代,老關所在單位確實給他分得一套住房,但由於面積太小,1999年,原住房被單位收回,調配給老關這套香港路的130多平米的住房。

  這套大房子隨後進行了房改,計算了老關和何某兩人的工齡折扣後,老關支付了房屋成本差價2萬多元。2003年,房屋兩證辦在老關名下。很顯然,這套房子屬於老關和何某的夫妻共同財産。按照遺産分配原則,何某享受該套房産一半份額,餘下份額她和五個子女平均分配。對於何某存摺上的存款,法官也仔細審查並結合實際,最終判定何某支付給5個繼子女近7萬元。

  執行拉鋸戰:兩案合併談判扯平

  案子雖然清楚地判決了,但執行起來難度可不小。執行法官肖進昨告訴記者,如果簡單地執行,在房産證上增添名字,把存款取出一些分了就行。但現在雙方因為打官司,矛盾異常尖銳多次發生爭鬥,已經不可能同處一個屋檐下,簡單處理只會激化矛盾。由於兩起案件中同一家人互為原被告,他們最終決定將這兩起案件合併執行。

  案件判決半年多來,執行法官分頭找雙方當事人談了十幾個回合:繼子女好不容易同意給後媽買個小房子補償的方案。但繼子女看中的小房子何某不中意,何某看中的房子,因價格高,繼子女也不接受。

  最終,在執行法官的主持下,雙方同意貨幣化補償。昨日,雙方終於達成協定,何某的近7萬元也不用分給繼子女了,繼子女一次性支付作價房款31萬元,雙方至此兩清。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係化名)

  記者 高星 實習生 楊新城 馬子茹

熱詞:

  • 後媽
  • 老關
  • 繼子女
  • 法官
  • 房子
  • 攻擊
  • 夫妻共同財産
  • 2009年
  • 判決
  • 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