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華日報:職業化絕非靈丹妙藥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7日 11: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日,據湖南媒體報道,由於缺乏贊助,中國羽毛球超級聯賽勁旅湖南隊瀕臨解散,不得不甩賣國手維持運營。就在兩年前,江蘇羽毛球隊也面臨類似的困境。起步才三年,羽超聯賽就接連遭遇尷尬,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深思。  羽毛球是湖南的傳統優勢項目,既培養出了龔智超這樣的奧運冠軍,又有唐九紅、龔睿那、鮑春來、黃穗、鄭波以及現役國家隊柴飚、田卿等多名世界冠軍。在前兩屆羽超聯賽上,湖南隊均獲得亞軍。企業不願意贊助球隊,顯然不是球隊實力不強。

  羽超聯賽接連遭遇尷尬,是不是因為聯賽初創,知名度和影響力還不足以打動贊助商?羽超聯賽不僅集中了國內最高水平的選手,還吸引了李宗偉、陶菲克等國際一流選手,羽超聯賽堪稱世界最高水平的羽毛球聯賽。而且,中國一些選手因為征戰羽超聯賽,而放棄了國際羽聯的部分比賽。因而,羽超聯賽在國際羽毛球界的影響力不會太小。

  雲集了全世界最優秀球員的羽超聯賽,其俱樂部反而面臨生存困難,再次説明,光有明星未必就有市場。隨著我國體育向縱深發展,許多體育項目都會向職業化方向發展。不過,對於有些體育項目來説,職業化也並非靈丹妙藥,既要考慮到適不適合職業化,也要考慮該怎麼職業化。

  羽毛球是我國的優勢體育項目,在我國也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不過,羽毛球雖然是競技體育項目,更是一個群眾體育項目,很多人喜歡打羽毛球,卻不一定喜歡觀看羽毛球比賽。羽毛球的這個特點,決定了羽超聯賽難有高票房和高收視率。票房和收視率沒有保證,聯賽對贊助商的吸引力自然也就不會太高。

  為了更能吸引眼球,今年的羽超聯賽做了不小的改革,球隊由8支擴充到12支,實行南北分區,推行常規賽和季後賽,實行升降級制度。這些措施的實施,必然使賽季拉長,球隊比賽增加,比賽也會更精彩。不過,這些改革並沒有抓住羽超聯賽面臨的問題的要害,甚至有可能會增加俱樂部的負擔。比賽增加、賽季拉長,俱樂部聯賽期間的差旅、住宿費用必然增加,如果收入沒有保證,俱樂部的經濟狀況會雪上加霜。

  我國的足球、籃球聯賽都脫胎于傳統的專業體育,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儘管還面臨各種體制瓶頸,但職業化已是各方共識。羽超聯賽雖然組建較晚,但有足籃球職業化的經驗和教訓作為借鑒,職業化的步伐應該邁得更大些。然而,羽超聯賽創立之初就把乒羽中心的利益放在首位,制度建設也圍繞著乒羽中心的工作進行。最為明顯的便是,所有國家隊隊員在聯賽期間,只能使用國家隊贊助商的裝備。僅這條規定就斷了不少俱樂部的“財路”。

  任何一個職業聯賽,要實現良性循環,必須實現投資者、球隊和球員的三方共贏,只有參與各方的利益都得到兼顧,他們才會共同努力把蛋糕做大。但贊助企業很難通過明星和聯賽得到他們想得到的回報,而俱樂部也很難從聯賽中獲利,他們的積極性自然不會太高,遭遇尷尬也就在所難免,職業化也只是畫餅充饑。 林華維

熱詞:

  • 超聯賽
  • 籃球職業化
  • 國家隊隊員
  • 賽季
  • 球員
  • 乒羽中心
  • 職業聯賽
  • 常規賽
  • 俱樂部聯賽
  • 季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