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環球時報:中國對高油價的承受力很強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7日 0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魯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以來,全球石油産量已經大幅超過消費量。雖然伊朗核僵局造成的緊張局勢曾在年初導致油價再次上漲,但現在的石油庫存量已經超過五年的平均水平,為最近數周的油價大幅下跌做了鋪墊。

  正在發酵的歐債危機不會對油價産生大的影響。我們看到,2009年之後歐美國家的石油消耗量大幅度下降。這主要源於金融危機之下,油價上漲直接改變了歐美人喜歡駕駛大排量汽車的生活方式。雖然發達國家今年的石油消耗量還將繼續下降,但油價依然會保持在一個相對高的水平。

  這就引出另一個話題,即高企的能源價格,尤其是油價,對全球經濟到底會産生多大影響。一個基本共識是,高油價不利於經濟增長。但油價漲至多高才會對經濟造成損害,尚無定論。我們知道的是,高油價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影響經濟:從全球角度看,這種影響的主要傳導機制是收入由石油進口國向石油出口國轉移。對石油進口國,比如中國,進口石油的比重越高,高油價對本國經濟的衝擊越大。

  然而,現實情況更加複雜,高油價産生的整體影響取決於石油出口國如何利用更高價格帶來的新增收入。石油美元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循環:存起來或花出去。世界多數國家的利率已經很低,存錢是不現實的。如果用這筆錢從石油進口國購入商品和服務,這些石油美元則可實現直接反向轉移,抵消高油價帶給石油進口國更高的進口支出,實現經濟平衡。

  各個國家出口商品和服務的能力大相徑庭。比如,在2011年油價屢創新高的背景下,歐洲對産油國的出口遠超過美國,這就使歐洲在應對石油進口成本飆升方面更具比較優勢。在非經合組織國家中,印度更容易受到高油價的影響,而中國對高油價的承受力更強。▲(作者是英國石油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本文是作者在2012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發佈會上的發言)

熱詞:

  • 高油價
  • 油價上漲
  • 油價漲
  • 石油進口國
  • 石油消耗量
  • 石油美元
  • 石油出口國
  •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
  • 2009年
  • 能源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