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信仰]第三集 時代先鋒行:改革創新,自覺奉獻,創先爭優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5日 21: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b3f04757476a4155b2f552ae32c4da92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靠著改革創新,推動了農村實行聯産承包責任制,億萬農民走上了小康之路;靠著改革創新,建立了經濟特區,打開了對外開放和各項試驗的重要窗口;靠著改革創新,突破了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許許多多的共産黨人來説,卻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通過改革創新,創一流業績,來踐行自己的信仰。

    打開長春光機所這間實驗室的大門,這臺落滿灰塵的機器叫做“X線成像望遠鏡地面測試設備”,它設計生産于1982年。30年後的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今天太空中“神8”飛船裝載的光學儀器中最早的地面測試設備,更少有人知道,這個設備見證了一個共産黨員創新奮鬥的故事。

    蔣築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副研究員。他在國內技術空白的情況下,主持研製出了我國第一台光學傳遞函數測試裝置,建成了國內第一流的光學檢測實驗室。

    1982年6月15日,年僅43歲的蔣築英在出差中,因過度勞累而病逝。去世的時候,蔣築英的入黨申請還沒有被批准,而加入中國共産黨卻是他奮鬥創新、默默奉獻的最大動力。

    蔣築英去世後的第二天下午,長春光機所第四研究室黨支部召開了一次特殊的支部大會,被討論的入黨申請人沒能按照規定親自出席,只有他生前填寫的入黨志願書訴説著一位知識分子對黨的衷情。蔣築英沒能在黨旗下握緊拳頭表達自己對共産主義的信念,也沒看到自己曾付出心血的成像望遠鏡翱翔太空,更沒有趕上生活條件改善的好日子。但是,透過太空中中國製造的航天器,美麗的地球上閃耀著一個共産黨人信仰的光芒。這樣的光芒灑滿了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歷程,灑滿了一個又一個勇於創新的共産黨人的普通崗位。

    只有初中文化的青島港工人許振超,帶領自己的團隊先後6次打破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成為富有創造性的現代知識型産業工人的優秀代表。山東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到處拜師學藝,試驗成功了冬暖式蔬菜大棚技術。他還到處傳授這一農民致富之道,掀起了一場種植大棚蔬菜的“白色運動”,從此結束了中國北方在冬天吃不上新鮮蔬菜的歷史。新疆伊寧縣布裏開村黨支部書記買買提江吾買爾,把民族團結看作是各族人民生命線的同時,想方設法帶領村民發展林果業、蔬菜種植業和禽畜養殖業,只用了幾年時間,就把一個矛盾突出、發展滯後的布裏開村建設成了安居樂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在這些共産黨員身上體現的,既是改革創新、創一流業績的時代精神,也是爭科學發展之先、創社會和諧之優的時代要求。緊扣時代要求,擁有創新精神,是共産黨人保持先進性,永葆生機活力的秘密所在。

    每天,在第二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手術間都要上演這樣的忙碌。今天,07號手術間主刀的是90歲的吳孟超。

    68年從醫生涯,90歲高齡,1萬多名肝病患者得到救治,這些數字連在一起,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共産黨員吳孟超的人生簡歷。他讓人感動的,不僅僅是先後取得30多項重大醫學成果,並榮獲2005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而是對待病人,就像自己的親人一樣,處處為他們著想的精神作風。這就是吳孟超,他把共産黨人的快樂和幸福演繹成了不老的傳奇。他總是很開心,因為他覺得自己是有信仰的共産黨員。

    一位外國哲人説過,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反復地思索,越會覺得它永遠新鮮,並不斷增長對它的讚嘆和敬畏:一個是頭上的星空,一個是心中的道德。對共産黨人來説,頭上的星空,是信仰;心中的道德,是在尋常的經歷中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度自覺。這兩樣東西,看起來很平凡,但我們越思索,越覺得讓人敬畏和讚嘆;越思索,越覺得這樣的人和事,很多,也很新鮮。

    鞍山市齊大山鐵礦的這條路,也許能讓我們理解什麼是平凡:在直徑數公里、深度超過150米的礦坑中,這條曲折盤旋的道路總長有40公里,養路工郭明義從1996年至今,在這條路上走了15年。有人算過一筆賬,他每天提前兩小時到崗的結果是:15年來,他在正常工作時間中又另外疊加出了15600小時,合1900個工作日,即多工作了5年。也有人統計,15年的行程總數相加達到6萬公里。為什麼郭明義能夠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郭明義的信仰,不僅在他的工作崗位上閃著光芒。從1991年開始,他20年獻血6萬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一家3口人至今還住在一個80年代中期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舊房裏。

    這個普通的養路工,在網上開了一個微博,粉絲數量不斷攀升。

    共産黨人有了這樣的理想信念,就站得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自己也成為了最幸福的人。郭明義的一言一行,讓我們想到了戰爭年代的張思德,建設時期的雷鋒,這是共産黨人同一個精神譜係在社會思潮多樣多變的新形勢下的延伸和發展。這些共産黨人在崗位上的自覺奉獻,有情有義,可親可信。他們的信仰,就像是有人感到寒冷時圍在脖子上的一條圍巾,感到乏累時很自然地伸過來的一雙手。

    徐虎,穿行在上海里弄中一幹就是30年的水電維修工。面對6000多戶居民水電維修、房屋養護需求,他以“夜間義務挂箱服務”的方式,隨時隨地解決居民的困難,總笑著婉拒酬謝、耐心接受挑剔。他的名言是“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王順友,四川省涼山的一個山區郵遞員,一個人一匹馬,24年跋涉了26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赤道6圈,沒有丟失過一份郵件,沒有耽誤過一次班期,創造了一段世界郵政史上的傳奇。   

熱詞:

  • 信仰
  • 第三集
  • 時代先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