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舌尖”被質疑過度消費 業內斥出版界盲目跟風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5日 14: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光明日報出版社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拿到了《舌尖上的中國》同名落地書版權時,他們卻發現,書架上已是滿世界“舌尖”迎候在那裏了。這讓很多讀者迷失在“舌尖”裏,不知所措。已有業內人士對此現狀感到憂心,因為過度消費“舌尖”,正再一次暴露了出版界獨創力缺乏的現實。

  怪相:遍地“舌尖”,讀者莫衷一是

  儘管光明日報出版社從5月31日拿到《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説詞,到6月11日就下廠開印,前後只用10天時間,可謂神速,但這本正統“舌尖”,仍不得不面對遍地“舌尖”的局面。

  本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書市中的“舌尖家族”可謂門庭興旺,《舌尖上的故鄉》講的故鄉菜肴之味,《舌尖上城市的味道》講的是各地美食,《舌尖上的大宋風華》更將視野推到幾百年前,討論的大宋美食。“舌尖”琳瑯滿目,一時間讓人産生錯覺,似乎談吃的圖書都可以叫“舌尖”。

  更讓人看不懂的是,在光明社版《舌尖上的中國》上市之前,書店裏已有一本同名圖書在銷售。記者注意到,中國青年出版社版《舌尖上的中國:文化名家説名吃》同樣用的也是素色的封面,但內容與那部紀錄片完全沒有關係,收錄的只是梁實秋、汪曾祺、王世襄、蔡瀾等名人談吃的文章而已。遍地“舌尖”也讓讀者飽受莫衷一是之苦。

  有位讀者在網上買了一本中青社版《舌尖上的中國》,便在留言裏大呼上當。據了解,光明社版《舌尖上的中國》各地書店的訂購數雖然已達30萬冊,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書架上遍地“舌尖”的局面,必定會“稀釋”正統“舌尖”的影響力,最終影響銷量。

  探究:過度使用讓獨創“爛掉”

  據悉,“舌尖上的中國”沒有申請商標,因此理論上這個名字誰都可以用。中國青年出版社有關人士昨天告訴記者,其實他們的《舌尖上的中國》2006年就出版了,是他們“舌尖在先”,而此次再版也確有借助紀錄片影響的考慮。

  記者將新舊版本封面加以對比,發現新版的封面不僅改變了顏色,“舌尖上的中國”幾個字也被印得格外醒目,“舌尖”儼然成了一塊重要招牌。其他一些論吃的書,其實在舊版時還是別的名字,紀錄片大熱之後,便迅速一律改叫“舌尖”,這也正是光明社版《舌尖上的中國》來晚了的原因。

  也因為如此,在過去幾個星期內,“舌尖”因被過度使用,已大大讓人感到審美疲勞。“一個再妙的書名,如果出版社一窩蜂地使用,也會難免讓讀者覺得掉價不少,最終會影響每一種書的銷量。”資深出版人李德明昨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

  李德明補充道,遍地“舌尖”,正透出一些出版社獨創力的虛弱,“現在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一個書名流行了,大家就會拼命使用這個書名,而過度消費的結果是,這個書名完全被用爛,變得毫無價值可言。由於沒有獨創力,出版社只能跟風,而沒有開風氣之先的勇氣和能力。”

  在過去幾年間,因《明朝那些事兒》而火的“那些事兒”體,因《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而火的“玩意兒體”,以及因《盜墓筆記》而火的“盜墓”體,已經因為被過度使用,而徹底“爛”掉。李德明認為,如不加以克制,“舌尖”體恐很快便步其後塵。

  記者 酈亮

熱詞:

  • 舌尖
  • 出版界
  • 舌尖上的中國
  • 過度消費
  • 過度使用
  • 盜墓
  • 稀釋
  • 舌尖上城市的味道
  • 舌尖上的故鄉
  • 舌尖上的大宋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