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母愛如燭 照亮兒子求學路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0日 08: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青海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倪興蓮瞞着兒子與朋友,拖着身患癌症的病體,找了一份工作。為了孩子上學的費用,她強忍着病痛,晝夜忙碌。她以生命為燭,照亮了兒子的求學之路。兒子在得知母親的病情後,毅然回到了她的身邊,擔起了照顧母親的責任──

  在青海福利慈善醫院六樓的一間病房裏,記者見到了倪興蓮。此時的她面黃肌瘦,神色黯然。見到有人到訪,她努力想要坐起來,可由於病痛,她只能用雙手支撐着床板,努力仰起頭輕聲地説話。前幾天,在得知她早已無錢吃飯時,負責治療她的醫生和護士自發捐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早在兒子小成還小的時候,倪興蓮離了婚。從此母子相依為命。倪興蓮是孤兒,在西寧幾乎沒什麼親人,所以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她的肩上。為了將兒子撫養成人,倪興蓮不得不從事繁重的工作。她的心中有一個信念,就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苦了孩子。

  2009年,小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四川的一所大學,倪興蓮看到兒子出息了,終於長長舒了口氣。可是,命運卻和這個本就十分不易的家庭開了個天大的殘酷玩笑:兒子走後不久,她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在朋友的勸説下,她來到醫院體檢,化驗單冷酷地告訴倪興蓮,她得了癌症。

  經過幾次治療後,因為經濟原因,倪興蓮放棄繼續醫治,回家休養。怕孩子擔心,她在電話中告訴小成,自己只是感冒了,不用擔心。倪興蓮想到兒子遠在外地求學,自己如果停止了工作,家裏就沒有任何收入。於是,她繼續去打工。

  倪興蓮找到了一家足療店,開始學習足部按摩。為了多賺些錢,她主動上足療店的晚班,從19點一直工作到第二天8點。每夜刺骨鑽心的疼痛,讓她苦不堪言,可為了撐起這個家,她咬牙堅持。有時候,晚上小成會打電話問候她,她總是不接電話。“不能讓兒子知道我在上夜班,他會擔心的。”倪興蓮説。有幾次,因為病痛,她昏倒在工作臺上,當同事準備送她去醫院時,她都拒絕了。

  懂事的小成也利用每個假期在四川打工,以減輕家裏的負擔。一個月前,倪興蓮因為病情加重,住進了醫院。小成此時也通過母親的朋友知道了真實情況,立刻請假回到了母親身邊。

  看著病床上憔悴的母親,小成強裝微笑勸勉着母親,可淚水已止不住流了下來。“我已經大三了,母親因為沒錢治病,身體每況愈下,我打算暫時休學,在西寧打工給母親治病。”小成説。 (作者:李志敏)

  記者感言:

  一位母親的尊嚴

  推開病房的門,倪興蓮的憔悴令人心顫,病魔早已將她折磨得不成樣子,可是她倔犟地扶着床板,揚起頭來與我對話。這位母親,用生命和勇氣捍衛着兒子求學的希望。身患絕症,她卻毅然回到社會中,用盡力氣為孩子掙學費。“我上夜班給客人按腳,就是怕孩子知道。我知道,我們母子的生活必須要我來支撐。我不能垮,我垮了家就垮了。”倪興蓮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一位母親的最後尊嚴。兒子小成三年的大學生活中,沒有斷過一次生活費。“我恨病魔,我怕自己離開了,孩子從此就沒有了依靠。”偉大母親的內疚,更讓我們心生敬意。

熱詞:

  • 倪興蓮
  • 足療店
  • 兒子
  • 求學
  • 母愛
  • 母親
  • 病痛
  • 病房
  • 治療
  •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