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23歲中國博士生成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士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9日 1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維加在牛津大學宿舍裏(照片由張維加媽媽提供)

  新華網杭州6月19日電(記者余靖靜、章苒)正在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23歲杭州男生張維加,近日被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吸收為會士。在與張維加母親、中學校長以及他本人的交流中,記者發現,以興趣為驅動,避開分數、競賽等“陷阱”,自由、“原生態”地發展是其成長的關鍵因子。

  張維加出生於杭州一個普通人家,母親是中學老師,父親是電腦工程師。他沒讀過幼兒園,小學、初中也沒有擇校,就在鎮上的普通公辦學校就讀,“從家裏走過去就五分鐘。”張維加母親告訴記者,學校裏也有由“尖子生”組成的“實驗班”,但我們是普通人,讀普通班就行了。

  受父親影響,張維加逐漸顯露出對地球物理學科的興趣。初中時,他的床邊挂著一幅世界地圖,一天,他對母親説,“媽媽,北極和南極是可以拼起來的。”“我開始不以為然,後來偶然看了電視上播的 大陸漂移説 ,從此我不敢隨便否定他了。”母親回憶説。

  2004年,張維加以全市第一名的中考成績進入杭州第二中學就讀。“開學不到一個月,張維加就來我辦公室,問 有些課我能不能不上?我已經自學過了。 ”杭州二中校長葉翠微説,他請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評估後,決定讓張維加的大部分課程免試,也沒有動員他參加任何學科的奧林匹克競賽。

  就在這樣一個相對“原生態”的環境中,張維加在高二時寫出了論文《寒武碰撞性大陸起源與生命進化的研究》。論文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前三名,他也因此獲得了保送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的資格。“一個不到15歲的孩子提交的論文,當時在浙江沒有教授能在第一時間讀懂。”葉翠微説。

  據北京大學介紹,本科四年中,張維加發表第一作者論文27篇,其中SCI與EI論文7篇。以專業課第一的成績直升入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後,他又發表了3篇SCI期刊論文,並被成立於1820年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吸收為會士。

  “我現在從事深空探測和月球探測方面的研究。”張維加18日晚在越洋電話中對記者説,“現在回想起來,很感謝中學給我提供的歐美式的自由空間。思想是需要一個空間的。就像一株野草,如果植于野外,自然茁壯成長,如果置於盆內,或許就衰敗了。有了興趣,才有自控能力。”

  杭州二中校長葉翠微説,“錢學森之問”是中國教育之痛,而張維加的成長軌跡是否能令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思考,少談一些分數、競賽,多關注孩子的天性、興趣。在教育中尊重孩子的選擇並通過合理的方式固定、提升,轉化成志向,這樣的教育才有希望。

熱詞:

  • 張維加
  • SCI期刊
  • 元培
  • 深空探測
  • 英國牛津大學
  • 月球探測
  • 英國皇家
  • 原生態
  • 實驗班
  •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