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民晚報:有一種靈氣叫"小眾博物館"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6日 11: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建城700年、開埠160年的大上海,有些個“小眾博物館”。

  説它們“小眾”,是因為從內容到形式實在“非大眾”,可那種種精緻、精細、精湛的活法,讓你不能不欣賞。可以説,在這座城市的文化氣場裏,有一種靈氣就叫“小眾博物館”。

  什麼樣的東西才是有靈氣的?不好説,但有靈氣的東西,一定是原創非模倣的。

  陜西南路39弄93號,有間小小的日月樓,就是豐子愷舊居。兩年前,舊居對外開放,“民辦公助”的開辦方式在滬上獨樹一幟。豐子愷先生的後輩親朋為開館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政府則通過激勵措施扶持舊居陳列館開出來,開下去。兩年來,60平方米的舊居接待參觀者過萬,遠超開放之初的預期。短短兩年,小小的舊居陳列館用自己的生存之道,告訴世人:身處尋常巷陌的名人舊居,就這麼憑藉“民辦公助”傳遞文化名片,拓展民居功能。

  有靈氣的東西,要挖掘出來不容易,眾裏尋它千百度,它破繭而出,往往要借助歷史的風雲際會。

  如果要在上海找一家“藏”在銀行裏的博物館,一定非上海律師公會舊址陳列館莫屬。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參與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律師同業組織,上海律師公會今年整整100歲,見證了中國社會法治發展進程。這個“藏”在銀行裏的博物館能被發現,不僅在於有心人查閱千卷史料,組織多次專家論證,還在於舊區改造為還原歷史提供了關鍵線索——復興中路301號工商銀行所在大樓的“前世今生”,就這麼被發掘出來,公會舊址也因此成為滬上獨一無二的文化標簽。

  有靈氣的東西,都有自己堅守的格調。如果一家博物館,不只展覽琉璃,也賣書,還兼具咖吧的功能,那麼這些看似不相干的東西,怎麼融為一體,博物館怎麼能讓自己的風格一以貫之?不必擔心,就説那些書吧,無論是關乎歷史、電影,還是烹調,一定都特色鮮明——是學有專長的,有點特別的,而不是通俗的流行的。這樣的博物館要活得好,關鍵還在於,要選“對”地方。於是,2010年,藝術家楊惠姍、張毅的琉璃藝術博物館就來到泰康路25號,做了上海新地標田子坊的芳鄰。

  田子坊很有文藝腔。愛逛田子坊的人路過琉璃博物館,走進去,看看琉璃,看看書架上黃仁宇的“大歷史”系列,再喝一杯15元的美式咖啡,很不錯。物以類聚,琉璃博物館有自己的格調,一定會吸引愛這種格調的人。所以,琉璃博物館不必擔心自己活不下去,它只會越來越好。而這座城市的文化包容,就在於讓所有有創造力的、有創意的人和事,都活出他們精彩的模樣來。

熱詞:

  • 小眾
  • 靈氣
  • 舊居
  • 民辦公助
  • 小眾博物館
  • 大歷史
  • 陳列館
  • 豐子愷
  • 上海律師
  • 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