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戴旭:中國應當同俄羅斯伊朗結成命運共同體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5日 12: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原題:戴旭:中國應打造“門外防線”

  “香格里拉對話”結束後,美國防長帕內塔“巡視”了南海戰略要地金蘭灣。這是美越歷經數年眉來眼去之後的第一次戰略擁抱,是亞太地區政治格局重要的質變標誌。但美國沒有想到,俄羅斯抓住美國戰略東移的時機,也擺出戰略東移的架勢。表面看起來是戰略上“馳援”中國,實際上是俄羅斯的一次全球性的主動戰略出擊,以徹底改變近20年來俄羅斯被排除在重大國際事務之外的局面。兩個曾經在世界上分庭抗禮的國家,在新的時間、新的地點,以新的形式重新站上了擂臺。

  由於美俄各自國家戰略不同,利益重心不同,所以雖然看上去雙方似乎都圍著中國轉,但真實意圖是完全不同的。美國是全球一盤棋,為將來擊破中俄提前佈局,而俄羅斯的戰略東移,實際上也是聲東擊西。已經無力與美國全球爭衡的俄羅斯,利益重心在原蘇聯、今獨聯體地區,太平洋只是俄羅斯的一塊戰略雞肋,屬於邊緣利益。俄羅斯希望以中國為支點,借助並輔助中國的力量,在這裡對美國進行戰略阻滯,這樣,俄羅斯就可以集中力量,在中亞方向對美國北約東擴、歐盟東進、歐洲部署反導系統等,進行戰略推擠。

  戰略的實質永遠是國家和民族的生存發展,但戰略思維的特點是依據現實順勢而為,戰略路徑的選擇是趨利避害。當前世界形勢與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比已有天翻地覆的變化,美國對中國的定位及中國海域的安全形勢都完全不同於以往,而中亞地區對中國的意義也具有新的內涵。筆者據此認為,中國未來國家發展的戰略重心,應該從遙遠的“海外(西方)”,逐步調整到陸地相連的“門外”,改革開放國策不變,但策略適度修正,將主要面向歐美經濟出口轉向區域合作全面發展。這是由以下兩大國際戰略現實決定的:一是從日本列島到印度洋,是美國多年經營的政治、外交、經濟和軍事盟友群。在這個方向,中國朋友甚少,且實力較弱。中國需要強有力的朋友。二是美國對俄羅斯的歐亞聯盟設想表現出強烈的戒備之心。可以預計,未來兩國的戰略博弈將會日趨激烈。這種博弈,使俄羅斯急於獲得戰略夥伴,以獲得支撐力量。

  中國可以考慮把散佈在世界各地,缺乏政治和軍事保護因而風險極大的重大投資項目,集中于歐亞大陸,與困境中的伊朗和俄羅斯結成一個地理上、心理上、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命運共同體”,組成能源聯盟、工業聯盟、市場聯盟,可以設立上合銀行,發行“上元”,可以討論建立集體安全機制,形成一個類似歐盟那樣的全方位合作架構。

  作為眼下的當務之急,中俄和上合組織成員國,要堅定地反對美國對敘利亞和伊朗動武,不僅在語言、道義及安理會上表示反對,還應該完全不理睬歐美的叫囂,對敘、伊予以實際支持。(作者是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戰略分析師 海南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院長)

熱詞:

  • 俄羅斯
  • 伊朗
  • 上元
  • 中國改革開放
  • 集體安全機制
  • 中俄
  • 共同體
  • 軍事
  • 上合
  •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