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納政協委員意見 四川將治理汶川地震後期地質災害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5日 11: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政協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前,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省長蔣巨峰肯定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主委、著名地質學家黃潤秋關於加強地震災區山洪泥石流災害防治的建議,要求省政府有關部門認真落實,同時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將地震災區山洪泥石流災害防治特別是岷江流域綜合治理列入國家規劃,儘早組織實施。

  近年來,尤其是2010年以來,汶川地震災區頻繁發生重大山洪泥石流。雖然一次強震後,地質災害頻度增加,屬正常現象,但是,黃潤秋實地調查反復研究後認為,汶川地震災區出現的山洪泥石流呈現出非同尋常的特點,具體表現為“三大二難”,即:規模大、泥石流溝道地形坡度大、危害和風險大及評價預測難、工程治理難。

  為此,黃潤秋建議,儘快編制地震災區地質災害防治中長期規劃,科學、有序、高效地指導實施災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一步加大對地質災害治理的投入;及時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和資金渠道,用於保障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後期運行維護,長期發揮應有的防災效益;在地震地質災害高易發、高風險流域應逐步規劃建設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網絡,提高技術水平,實現地質災害的自動實時監測,由相關政府部門通過多種媒介實時發佈防災預警信息,提高災區防災減災能力;加快建設公益信息共享機制,增強防災減災應急響應能力;依託國內這一領域的高校和科研機構,組織省內外科技力量,通過設立系統研究課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災區地質災害成災機理和防治技術的科技攻關,修訂和編寫適於高地震烈度地區的地質災害防治規範。(記者 鐘鋼)

熱詞:

  • 汶川
  • 地質災害防治
  • 地質災害治理
  • 山洪泥石流
  • 地震災區
  • 地震地質
  • 四川省委書記
  • 防災減災
  • 九三學社
  • 工程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