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他不是科學家但從來不缺科學探索精神”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5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第一個育出蟹苗,第一個實踐稻田葦田養蟹,第一個解決河蟹苗種性早熟控制,第一個採用淡水儲存成蟹越冬……

  長篇通訊《以回報社會大小來衡量生命意義》一文發表後,讀者在驚嘆于田老河蟹研究領域取得的成就的同時,也提出疑問:田守誠只是一個普通的機關幹部,何以成為享譽全國的河蟹專家。

  帶著這個疑問,到盤錦進行了採訪。“田老雖然不是科學家,可是他的身上從來不缺少科學探索精神。”盤山縣河蟹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于永清告訴:“盤山河蟹産業的發展歷程,就是田守誠一次次科研成果重大突破的歷程。他總是能在河蟹發展的關鍵時刻,把關定向,破解難題,前瞻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使這個産業始終沿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

  臧福忱是27年前和田老一起培育蟹苗的人。他説,當時我們中華絨鰲蟹課題小組只有5個人,住在離市區60公里的海邊,兩間土平房,幾張簡易床。那時候田老身體就不好,胃病,膽囊炎,第一次實驗失敗,田老臉色臘黃,説:“責任不在大家,在我。失敗了,再來,再失敗,再重來!”正是憑著這股毅力,經過整整127天,盤山育出了第一批人工蟹苗。

  盤山縣委老幹部局局長宋寶東説,按常理,80多歲,正是享清福的年齡,可是田老離而不休,終於破解了成蟹養殖的關鍵環節──扣蟹性早熟難題。這是一次革命性的轉變,沒有這次突破,河蟹作為盤山農業的四大支柱産業就‘支’不起來!

  “計利當計天下之大利。”縣委宣傳部部長張岩告訴,近30年來,田老破解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關,卻沒有一項申請專利,全部奉獻給了百姓。如果他申請專利,每一項都能使他成為百萬、千萬富翁。

  作家劉瑛在散文《宛如平常一段歌》中寫道:“崢嶸三十載,田守誠在櫛風沐雨中與時俱進,解放思想中科學發展。他所具有的,不僅是敢為人先的勇氣,是首嘗養殖河蟹之鮮的甘甜,更蘊涵了以民生為己任的博愛擔當。”

  (光明日報 畢玉才 光明日報特約 劉 勇)

熱詞:

  • 河蟹
  • 科學家
  • 科學探索
  • 蟹苗
  • 申請專利
  • 扣蟹
  • 成蟹
  • 養殖
  • 以回報社會大小來衡量生命意義
  • 宛如平常一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