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日媒:智庫建議印“戰略自主”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5日 07: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國際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6月13日文章】題:印度危險的新式不結盟原則(作者約蓋什喬希)最近發生的兩件事表明,不結盟——從表面看已在蘇聯解體後出現的單極世界中壽終正寢——正在通過後門回歸印度外交政策。

  首先,印度一家頗有影響的智庫發表了一篇題為《不結盟2.0: 21世紀的外交和戰略政策》的報告。有意思的是,報告建議印度以“戰略自主”作為其外交政策戰略的基石。“戰略自主”是當年大多數不結盟國家使用的冷戰術語,實際意思是在國際政治中不參加任何大國集團。提出這項報告的專門小組成員包括若干資深外交政策思想家,如印美核協定首席談判代表希亞姆薩蘭大使、國家安全顧問希夫尚卡爾梅農和退役中將普拉卡什梅農等。

  另一個跡象出現在曼莫漢辛格總理最近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當時,他似乎提出了與美國和中國保持同等距離的外交政策戰略。辛格明確表示在遏制中國的問題上持保留態度,宣稱印度將同時與美國和中國保持友好關係。令人驚訝的是,等距離原則竟然出自辛格總理,而這位領導人曾與美國簽署民用核能項目協定,從根本上使印度外交政策發生了最具決定性的親美轉變。

  促成這種轉變的原因尚不清楚。是因為懷念尼赫魯主義外交政策的惰性,還是僅僅因為印度缺少戰略文化?

  冷戰的結束給印度外交政策帶來了某種務實主義。由於受到國際政治秩序的束縛,這個國家的領導人作出了一些關鍵性決定,其中包括開放經濟、進行核試驗以及調整與美國和以色列的雙邊關係等。

  然而,就在印度從國際政治的洶湧激流駛入平緩水域、甚至看來可能將在世界上出人頭地之際,這個國家卻似乎膽小起來。隨著中國的經濟和軍力持續增長,中國的崛起、中國將遏制印度在南亞和印度洋的影響力作為戰略重點的做法以及兩國之間懸而未決的邊界爭端促使新德里的決策者防範可能出現的力量失衡。

  不過現在恢復不結盟原則毫無意義。印度即將成為世界舞臺上的主要大國。冷戰期間,這個國家挑動一個超級大國同另一個超級大國爭鬥,最大限度地捍衛了本國利益,但現在已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其實,作為國際政治中的一個主要大國,印度在至關重要的安全問題上的立場,包括通過加入核供應國集團之類的國際機構,可以用來加強印度的地位。

  冷戰期間,印度曾努力擁有國際社會中的意識形態領導地位。但今天的印度面臨新的現實。印度與中國的邊界爭端以及在南海和印度洋問題上的緊張關係表明,這兩個正在崛起的大國發生對抗的可能性實際上要大於美國和中國爆發衝突的可能性。印度需要接受本國政策必須與時俱進的現實。

  在國際政治的實踐中,印度需要明白,一自己能否沿著全球階梯爬升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同美國的關係如何。

  所有這些意味著印度必須開始放眼未來,而不是著眼于過去的外交政策。

熱詞:

  • 印度洋問題
  • 日媒
  • 戰略文化
  • 印美
  • 智庫
  • 外交政策
  • 戰略自主
  • 冷戰
  • 外交學者
  • 雙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