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法制日報:媧皇現身,學術良知已成傳説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15: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周喜悅/畫


  據新華社報道,近日,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等23位考古、歷史、神話、民俗專家考察人祖山後形成共識,根據北京大學C14同位素測年成人頭骨為6200年前的測定結論,以及明代當地人的墨書題記,日前在山西吉縣人祖山媧皇宮女媧塑像下發現的“皇帝遺骨”,可能屬於傳説中史前“三皇時代”的“媧皇”遺骨。對此,北京大學考古學教授劉緒認為很“玄”。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事兒我們已經見得太多,幾成審美疲勞。既然孫悟空都能有故里出爐、《射雕英雄傳》的“九陰真經”都能鄭重其事地“被出土”,媧皇遺骨現身,其實也沒啥大驚小怪的。説白了,還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文化炒作,玩得還是招來眼球炮製看點的老一套。事實上,參與人祖山考古工作的單位中有一家旅遊開發公司,當地的考古活動是否與旅遊項目挂鉤或許早就是一個心照不宣的問題了。

  媧皇純屬神話傳説——問題的關鍵在於,這種小學生都不會做錯的“判斷題”,卻被一群光環等身的專家們義正詞嚴地考證出諸多學術合理性來——傳説煞有其事地搖身一變成科學,這種“學術性忽悠”,這種昧著學術良知的“指鹿為馬”,該不該被追究責任呢?

  我很不願意用“寡廉鮮恥”和“見利忘義”這些灰色的詞彙去形容那些著作等身的專家教授們,然而在“媧皇遺骨”的言之鑿鑿反襯下,耀眼的學術光環變得暗淡無光,被勾勒出的恰恰正是學術被金錢腐蝕的生態圖景。學術良知是學者理應恪守的基本底線,千金不換。但一朝失守,卻又比傳説中的媧皇更荒誕,甚至是一文不值。這些年,關於專家的非議與各類學術精英屁股決定腦袋的“利益代言”一樣雜亂紛呈。專家言論之所以缺乏應有的公信力,因素之一是金錢的魔力使然,另一個重要因素便是話語權隨意濫用,毫無風險成本。

  既然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又有豐厚的紅包可拿,還能指望專家們堅守良知的底線?從某種意義上説,學術無良現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此缺乏有效的制度規範力量——某些“滿嘴跑火車”的專家濫用話語權,究竟該當何“罪”?這個問題不解決,少數所謂的“學術精英”照舊會圍著利益轉悠,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利欲熏心,越來越成為傳説中的人物。

熱詞:

  • 學術良知
  • 判斷題
  • 射雕英雄傳
  • 遺骨
  • 墨書題記
  • 民俗專家
  • 神話傳説
  • 九陰真經
  • 三皇
  • 同位素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