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啟動孩子的自療功能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14: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清遠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李代權

  慧心父母

  有一篇資料説,當番茄受到番茄花葉病毒攻擊時,它的感染部位會製造出水楊酸來激活防禦機制,達到自療的效果。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隨時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對於這些缺點和錯誤,他們也能像番茄那樣開啟自療機制,克服缺點,戰勝不足。不同的是,番茄是通過自己激活的方式去開啟自療機制,而我們的孩子則需要通過父母的引導才能夠成功開啟自療功能。

  自我教育的優越性在於,它的成果有較強的穩定性,而且容易在個體身上轉化成為可貴的品質,使孩子受用終生。

  可是,面對孩子的缺點和錯誤,有多少父母會想到去啟動孩子的“自療”功能來提高教育的質量呢?很多父母對孩子實施教育的常見做法是直截了當、滔滔不絕。如果孩子嚴重違反學校紀律,或者是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情,這個時候採用直截了當的方法,下足“藥劑”,嚴厲地批評一番,會起作用;如果孩子因為對某個道理模糊不清而犯錯,這個時候多講些道理,孩子會聽進去。但是,孩子身上那些讓父母“看不順眼”的毛病有大有小,而且情況不同,如果父母們對孩子身上所出現的每一個缺點和錯誤,都要直截了當、不厭其煩地啰嗦一番的話,那我們孩子的心理感受是怎樣的呢?

  當今有不少孩子“煩”自己的父母,就是被父母的直截了當、滔滔不絕逼出來的。

  所以,我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應該總是直截了當、滔滔不絕,而應針對實際情況多費些心思去開啟孩子的“自療”功能,讓孩子的那些或大或小的毛病和問題在自控意識中得到消除。

  開啟孩子的“自療”功能是一種運用恰當方法去觸動孩子內在覺悟,從而達到控制不良行為,改變不良習慣和改善不良心理的教育理念。例如,有的孩子放學回到家,鞋子經常是脫在哪是哪,不習慣把鞋子放進鞋櫃。對於孩子這種不好的習慣,有些父母是見一次批評一次,但孩子可能認為這是小事情並不在意。幾個回合下來,批評變成了啰嗦,結果事與願違。對於同樣的情況,有個家長卻做得很冷靜。他對孩子的這個不良習慣僅僅説了一次,當發現孩子再犯的時候他不動聲色。當天晚上在孩子做完作業,一家三口閒聊的時候,他給孩子講了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他讀大學時,同宿舍有位同學生活邋遢,衣服亂丟,鞋子亂脫,飯盒亂放,因此遭到大夥的厭棄。順著父親的思路,母親也講了個類似的真實故事。結果,在父母所講的故事的觸動下,孩子提高了對不良生活習慣的自製能力,自覺改掉了包含亂放鞋子在內的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這對父母有效開啟了孩子的“自療”功能,使孩子的不良習慣得到自我矯正。

  又如,快高考了,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心理過於緊張,只會憂心忡忡地提醒孩子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心態,並進一步強調應試心理不良的嚴重後果,這樣不僅於事無補,可能還會加重孩子的緊張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能夠從正面和反面列舉幾個往屆考生在高考考場上心理或優或良的真實案例,用案例的比較來觸動孩子,就有可能激發出孩子自我調節心理情緒的潛在能量,從而找到自我療治緊張心理的辦法。

  同樣的問題,教育方法不同,所帶來的教育成果完全不同。

  有位教育專家説得好:“訴諸於心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能夠運用有效的辦法去成功開啟孩子的自療功能,這既是孩子的幸運,也是父母的幸運。

熱詞:

  • 花葉病毒
  • 孩子會
  • 孩子心理
  • 功能
  • 應試心理
  • 自療
  • 藥劑
  • 番茄
  • 考生
  •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