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科研人員展開野生大熊貓調查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10: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蘭州6月12日電(記者屠國璽、甘春)在中國面積最大的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調查人員劉勇和王建宏背著包括GPS定位儀在內的多種調查儀器,每天從早上8點開始到傍晚時分穿山越嶺,尋找和記錄有關野生大熊貓的一切信息。

  大熊貓僅分佈于中國四川西部、陜西西南部和甘肅南部的部分山地。與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大熊貓研究中心遊人可以親眼看見大熊貓的生活不同,在甘肅一般人很難見到大熊貓的蹤影,因為這裡的大熊貓都在遠離村莊的自然保護區深處。

  根據2000年至2002年進行的全國第三次大熊貓調查,甘肅省轄區內野生大熊貓數量為117只。如今,這些野生大熊貓的生活狀況究竟怎樣?為此,甘肅省從今年5月開始啟動第四次大熊貓調查,計劃利用兩年半的時間對野外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狀況、分佈區經濟社會狀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調查。

  劉勇和王建宏兩位調查人員所在的保護區,共有3支調查隊從6月初正式進行野外調查。為了完成調查,總面積約22萬公頃的保護區被分成數千個調查小區,調查人員要按照要求在每個調查小區裏完成若干個“指定項目”。

  117只大熊貓生活在偌大的保護區裏,即使是這些經常進入保護區的調查人員,也很難目睹野生大熊貓的“芳容”。但隊員們經常能看到它們生活留下的痕跡,特別是大熊貓的糞便,成為研究大熊貓生活狀況的“寶貝”。

  劉勇和王建宏日前便有了收穫:一堆三天之內仍然新鮮的大熊貓糞便。“大熊貓的糞便很容易辨認,是紡錘形的竹節,這個可以用於DNA樣品採集製作。”

  與10年前的上一次調查相比,此次調查中,調查人員將首次在大範圍內採集大熊貓DNA信息。調查人員説,這將有助於全面了解甘肅省野生大熊貓種群的性比結構,建立野生大熊貓的遺傳多樣性信息數據庫。

  這個保護區距離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只有幾百公里,是汶川地震當中的重災區。調查人員説,他們在保護區能看到因為地震而被改變的山體。這些地震受損區域野生大熊貓種群發生的動態變化及特點,也成為此次調查的一項重要內容。

  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只是甘肅省多個大熊貓保護區當中的一個,近些年甘肅省在原白水江國家級、尖山省級兩個保護區的基礎上,新建了5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把相互孤立的大熊貓分佈區域連接成片,使甘肅省大熊貓保護區的面積擴展到70.9萬公頃。

熱詞:

  • 野生大熊貓
  • 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大熊貓研究中心
  • 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 科研人員
  • 調查人員
  • 種群
  • 汶川
  • 2008年
  • 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