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名稱經濟學"降落五糧液機場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2日 10: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23日,四川宜賓副市長謝傑表示,宜賓機場將遷址重修,並命名為“宜賓五糧液機場”,機場預計建設工期為3年。6月9日,五糧液方面首度回應機場命名一事,稱冠名機場是政府行為,集團並未因此支付冠名費。(6月11日《北京晨報》)

  不知是“洗具”,還是“杯具”,茅臺與五糧液的競爭戰場轉移到“機場”,看來新一輪“煮酒論英雄”即將“起航”。“貴州茅臺機場”與“宜賓五糧液機場”都將開建,是偶然的巧合,還是必然的規律?知情者或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我等只能“揣著糊塗裝明白”。其實,資本買斷冠名權的比比皆是,早就不是“新聞”,恰恰不用支付冠名費的“冠名”有點吊詭。是權力與資本的“絕配”,讓優質資源與品牌“發揚光大”;還是權力與資本的“陽謀”,給公益場所染上商業色彩?

  有的人“偷雞不成反蝕把米”。2009年9月25日,鯤鵬航空有限公司將企業名稱變更為河南航空有限公司。河南未持有該公司股份,就得了一個“名分”,雖然“名不副實”,但給外界的印象卻是地道的“河南航空”。不出事,這種默契與互利各得其所,心照不宣,名利雙收。然而在“伊春空難”發生後,“河南航空”迅速申請恢復“鯤鵬航空”,第一時間從公司中抽出“權力股”,以保全自己的名譽、聲譽。有人指出,航空公司更名,其實是“名稱經濟學”的謬誤。前車之鑒何以又重蹈覆轍呢?

  經濟學無孔不入,名稱自然也逃脫不了。“名稱經濟學”常識告訴我們,名稱或可超越“名稱價值”,或者説,具備“衍生價值”,企業尤其講究並挖掘名稱的潛力。企業名稱屬於企業文化範疇,是打造品牌、品牌價值等的“濃縮”。但一直以來,往往存在著一種謬誤的認識,即企業名稱“唯大”才好,並做足了“名稱經濟學”的文章,其中有很多是“名至實不歸”,或者是“帽大一尺”。現如今,不少企業也悟出這個理,名稱再響亮,産品無質量、無市場還是惘然。經濟學已開始淡化名稱價值,更多地追求市場價值。

  “名稱經濟學”早就起航,但是,沒有一個安全的市場“航線”,處於無序化,在空中盤旋,這一次或“降落”在五糧液機場,或“降落”在茅臺機場,希望不要被這些名酒“灌醉”。事實上,名稱就是一個“符號”、一個標誌,響亮的名稱未必能成為響噹噹的品牌。一個真正響噹噹的品牌,來自企業産品的質量和服務質量,來自企業的實力,來自市場的認同度,來自企業的整體形象,來自企業的美譽度。企業的“名稱經濟學”可以弱化,而企業的“市場經濟學”務必強化。告別對“名稱經濟學”的依賴,“市場經濟學”更能夠放飛。

熱詞:

  • 機場
  • 名稱經濟學
  • 起航
  • 濃縮
  • 符號
  • 灌醉
  • 河南航空
  • 航線
  • 北京晨報
  • 權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