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疆“非遺”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1日 11: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疆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疆網訊(記者龐雪芳報道)6月9日,在新疆文化藝術中心,“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成果展”中,百餘名新疆各族手工藝大師們齊聚一堂,現場“飆絕活”。

  傳承人演繹老手藝

  在自治區博物館古屍陳列館裏,靜靜地躺著三千多歲的“樓蘭美女”,和她一起出土的,除了那幾隻著名的千年跳蚤,還有一件簡易的“帕拉孜”。一件用簡單的平紋組織法織成的簡陋毛織物,一種深藏在新疆偏遠山村的古老紡織物。

  當日,近2000平方米的展廳中,就有這麼一個生産千年前“帕拉孜”的展臺。

  “織女”是來自拜城縣黑英山鄉的帕麗坦木托爾迪,一位自治區級的帕拉孜傳承人,是她們家族的第三代帕拉孜“織女”。

  三根木棒、兩塊木板,搭成了簡易織布機。坐在地上,帕麗坦木托爾迪將經緯線理順,拿著梭子來回穿梭,另一邊不斷用木制刀板將緯線壓瓷實。由紅、綠、橙、紫色組成的“帕拉孜”就在織機一頭源源流出。這樣一條長10米、寬0.3米的作品要用去羊毛4公斤,半個月的工時。

  48歲的帕麗坦木托爾迪原本是個普通的農民,年收入不足2000元。

  2007年“帕拉孜”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1年,維吾爾族帕拉孜紡織製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展項目名錄。

  在這之前,帕拉孜紡織品是僅供當地維吾爾族老鄉自己家用的,但是,經過幾年發展,靠著從母親那裏學來的帕拉孜紡織製作技藝,帕麗坦木托爾迪現在的年薪在萬元以上。由於條件有限,帕拉孜在當地的發展只是在各個織女家傳承。

  人才短缺或使“非遺”傳承斷裂

  來自巴州博湖縣的郎才去年被評為州級蒙古族服飾製作技藝傳承人,從事蒙古族服飾製作二十餘年。由於每套衣服都是純手工製作,一套傳統的蒙古族服飾,至少要半個月才能完成。

  “家裏還有6套衣服沒做完,得趕在21日捕魚節前交工。”郎才説,製作民族服飾給她帶來了年薪三四萬的收入,不時還有大批量定做民族服飾的訂單,但是她從來不敢接,一方面是沒有一定規模、可以大批量生産的工作間,另一方面就是沒有人製作。

  古老神奇的新疆桑皮紙製作技藝、貼近傳統生活的刺繡、維吾爾族棉紡織技藝……和郎才一樣,這些傳承人面臨的困境就是該向誰來傳承這些技藝。

  多渠道保護傳承“非遺”

  “非遺”傳承的渠道有很多,比如教育傳承、媒體傳承。但在眾多傳承渠道中,生産性保護尤為重要。

  近些年,國家和自治區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加大了傳承和保護力度。

  “生産性保護就是要求傳承人在不改變‘非遺’根基的前提下,創作出適應新時代的藝術作品。”新疆藝術研究所所長、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李季蓮説,“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們的産品進入市場,實現其自身的價值,只有形成“造血功能”,“非遺”才能傳承下去。

  當天的開幕式上,一個“非遺”傳承和保護的可喜消息就是網上“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産數字博物館”的正式啟動,這就意味著“非遺”不再是書本中、博物館裏的展覽品,市民足不出戶就能認識“非遺”。

熱詞: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非遺
  • 蒙古族服飾
  • 新疆藝術
  • 傳承人
  • 帕拉孜
  • 造血功能
  • 製作技藝
  • 織女
  • 博湖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