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劉春蘭:熱議“文物變商品”的冷思考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1日 09: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著名民國建築、南京市級文物張治中公館,位於新街口黃金地段。近日,金陵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張公館北樓被開發商房主用來當成了某豪宅的售樓處,南樓則單獨出售,喊出了高達6000萬元的“天價”。(5月9日《金陵晚報》)

  曾是一代名將的公館,也是市級文物,本該得到應有的保護。而今,公館北樓已成豪宅的售樓處,南樓卻被打上商品的標簽,漫天要價。開發商的唯利是圖與保護單位的缺位也許是這一事件的誘導因素,但是筆者認為,這也是現代社會浮躁背景之下,精神與信仰缺失下的必然結果。

  當社會正在忙於為房子,為票子仰頭駐足的時候,還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關心文物的存在?也許有一小部分的力量在某個角落,但是相比這龐大的十三億,這一小部分能做何感想。也許當地的文化保護單位能夠踐行,但是帶不來經濟利益且又要倒貼保護經費的文物,又有幾個地方能夠説不要GDP,只要文物呢?正是在這種浮躁的社會背景下,一切向錢看已成為所謂的“常態”,能靜下心來審視這一凝聚傳統文化的文物所富含的價值也成為了一種奢侈。而打上以GDP為衡量標準的文物,有幾個能在當地政府的保護之下保持原態呢?

  如果説,當下的精神與信仰要用文物來衡量,來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傳統文化中值得信仰的東西,這無疑是一種悲哀。然而,在沒有這些所謂的文物標準之下,又拿什麼來衡量、警醒我們呢?也許只有當我們放慢腳步,靜下心來才能一改浮躁之狀。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

熱詞:

  • 熱議
  • 金陵晚報
  • 公館
  • 常態
  • 天價
  • 開發商
  • 售樓處
  • GDP
  • 誘導因素
  • 信仰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