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專訪:期待再續中國情緣──訪德國擊劍名將布麗塔 海德曼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1日 07: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柏林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柏林6月10日體育專電 (記者唐志強)十多年前,15歲的她來到中國,在北京25中學習,中文名是“小月”;4年前,“一輪‘小月’在北京的夜空升起”,25歲的她獲得北京奧運會女子重劍個人賽冠軍;如今,近而立之年的她表示倫敦奧運會之後將暫別擊劍場,今後的職業生涯會與中國相關。她,是德國擊劍名將布麗塔 海德曼。

  近日,正在中國參加比賽的海德曼通過郵件接受了新華社專訪。已經取得倫敦奧運會參賽資格的她仍然難掩激動。“能第三次參加奧運會的感覺很棒。我們的資格賽進行得非常辛苦,最後一刻拿到入場券,讓我非常興奮!”

  2004年,海德曼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當年,德國獲得雅典奧運會女子重劍團體亞軍。4年後,海德曼在北京的奧運舞臺脫穎而出,問鼎重劍個人冠軍。

  不過,海德曼的倫敦奧運之路走得並不順暢。她先前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透露,她的右手腕由於常年高強度訓練和比賽積勞成疾,去年12月22日她生日那天接受了手術。當時距離奧運積分賽只剩6周,而她在術後連舉劍都難。好在,借助醫生的幫助,她最終得以重回賽場,並在今年3月拿到了倫敦奧運會參賽資格。“那是個奇跡,”海德曼説。

  海德曼1995年識劍。擊劍對於她而言,是一項“集合了意志力、注意力、反應力的迷人運動”。“我一直喜歡技術得以進步、成績得以提高之後的那種美好感受”。不過,在海德曼眼中,奧運會的魅力超出賽場之外。她説,奧運會最吸引她的是在奧運村中與世界各地的運動員相聚。“沒有政治界線,只有體育規則,每個人都能分享經歷,了解到各個國家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希望能從倫敦再帶回一塊獎牌。我同時也期待再一次感受奧運村的非常體驗和倫敦城的氛圍。”

  提到海德曼的異國情懷,中國是繞不開的一站。海德曼的中國情緣可以回溯至1999年。當年,她來到北京25中學習。在交換的3個月裏,她跟隨中國國家隊在老山訓練,結識了中國擊劍運動員李娜。海德曼説,那一年,她與中國家庭一起度過了幾個月時間,從中國學到了不少東西,認識了不少朋友;如今,她的弟弟已經生活在北京,她也會常去中國。回想起年少時光,海德曼認為運動員生涯鍛鍊了她的耐力和意志力,讓她更自如地直面挑戰。

  成為專業運動員的同時在大學求學也是她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經歷。“協調好訓練和學業不是一件容易事,但對於學會如何經受考驗而言,絕對有幫助,”她説,“正確的時間管理是協調運動與學業的基礎,我也很幸運,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得到家人的幫助和支持。”

  海德曼告訴記者,她在倫敦奧運會後會離開擊劍場,休整一年左右時間。在休整期內,她打算考取賽車駕駛資格,到時候“會很樂意到中國參加比賽”。對於退役之後的打算,海德曼表示還沒有想好。不過,這名會説一點漢語、以中國環境法為論文方向的大學畢業生説:“今後的職業會與中國相關。”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海德曼
  • 名將
  • 擊劍運動員
  • 女子重劍
  • 情緣
  • 小月
  • 國家隊
  • 比賽
  • 冠軍
  • 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