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德昂山奮力追趕新時代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1日 07: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雲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通訊員 李家賽 劉新萍

  近日,筆者驅車穿山越嶺,行駛在鎮康縣鄉村公路上,綠陰蔥蔥的橡膠林,吐芽噴綠的茶園從河邊蔓延到山腰。沿路、沿河的半山上,古榕、龍竹掩映的德昂山寨,幢幢寬敞明亮的“別墅”式新民居,替代了昔日茅草房,眼前的變化顯示岀跨越了幾個世紀的德昂山,正在奮力追趕新時代。

  德昂族是我國特少的民族之一,滇西南中緬邊境的鎮康縣,4000多名德昂族群眾生活在南捧河流域深山峽谷中。南傘鎮哈裏村下寨組53歲的村民姚正東一家4口人不久前搬進新房,他指著180多平方米的特色民居房笑著説:“房子換了三回啰!從最早的茅草丫杈房到幹欄式樓房,再到現在的磚混小‘洋樓’,這好日子就像吃甘蔗,一節更比一節甜。”“你家房子蓋了多少錢?”“20萬元左右,政府補助了2萬5000元,貼息貸款3萬元,我家自籌十多萬元。”姚正東吸著水煙筒回答。“你籌了這麼多錢,是多年的積蓄吧?”姚正東站起來指著對面山坡上説:“全靠政府扶持我們發展産業呢,你們看,我家種了120畝橡膠,足有4000棵呢!還有5畝茶園,8畝水稻田,這一年下來一家子足夠花銷吃穿了。”

  隨行的鎮康縣民宗局原副局長曹志紅是哈裏村走出來的第一代德昂族老幹部,説起哈裏村下寨的發展,他如數家珍:“下寨自然村是縣上的民族團結示範村,全村36戶德昂人家,有兩戶已先建房外,其餘32戶,從去年10月份開始,全部拆掉舊房蓋新房,目前除少數幾戶正在掃尾外,多數人家已搬進新住房。如今下寨組全部實施了舊房改造,建起公廁,文化廣場,寨門、人飲工程,目標就是打造一個德昂民族風情特色的旅遊文化村。”

  哈裏村主任姚國明説:“德昂人過上好日子全靠黨和國家的惠農政策,靠上級的新家園行動計劃。哈裏村414戶1851人,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解決了通路、通電、通水難題,各級駐村幹部和技術人員手把手地教德昂人發展特色産業,全村種植橡膠、咖啡、澳洲堅果、甘蔗、核桃、木薯總計5萬多畝,人均經濟作物達27.5畝。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302元。自開展新家園建設以來,已有208戶拆掉舊房建新房,鄉親們説:‘有産業、有補貼、有貸款,新家園建設就是得民心啊!’”

  “實施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工程”,讓越來越多的鎮康縣德昂族農戶過上了和城裏人一樣的生活。沿著進村入戶的水泥路,來到邊境上的白岩村,德昂族出身的南傘鎮黨委副書記姚先移説:“白岩村有甘蔗園1.7萬畝,經濟收入以甘蔗産業、畜牧業、運輸為主,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800元。全村有工程運輸車輛165部、農村客運車8部,轎車40部、大中型工程機械46部。摩托車戶均達1部以上,讓邊境外來串親的親戚們羨慕不已呢。”

  47歲的王學才是個精明的德昂族漢子,他一家5口人有甘蔗146畝,他抓住南傘大搞開發的機遇,購置工程運輸車6部,推土機、挖掘機各一部,他請工幫開,而他女兒王榮萍則駕駛一部農村客運車,家中還買了兩部家用轎車。他86歲的老母親李小大説起德昂人的變化,感慨萬分地説:“我做夢也想不到德昂人會過上這麼好的日子,家中車子多,收入多,房子好在,全托共産黨的福,全靠國家好政策!”

  (來源:雲南日報)

熱詞:

  • 甘蔗産業
  • 惠農政策
  • 德昂族
  • 新民居
  • 鎮康縣
  • 哈裏村
  • 新房
  • 別墅
  • 茶園
  • 農村客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