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文化遺産日:尋訪"桑皮紙"傳承人托乎地巴海 吐爾迪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9日 1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烏魯木齊6月9日電(記者潘瑩)他是一個白鬚飄飄、脊背彎曲的普通老人,卻身懷一門傳承千年的手工絕技,他是一個生活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維吾爾農民,卻漂洋過海受邀到美國展示手藝。他就是中國唯一一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桑皮紙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托乎地巴海 吐爾迪。

  盛夏來臨,正是桑皮紙製作旺季。近日記者來到和田,在以“桑皮紙之鄉”聞名的墨玉縣普恰克其鄉見到了托乎地巴海 吐爾迪。

  儘管身份證顯示他年屆八旬,不過,托乎地巴海 吐爾迪説,他今年實際年齡達95歲,他的家族祖祖輩輩靠生産桑皮紙謀生,到他是第十代傳人。

  他的家由政府出資整修一新,既是全家人棲身之所,又是桑皮紙傳承生産基地。走進高大的院門,開闊的庭院一角堆滿原料桑樹枝,地上擺放著各種造紙工具,院墻液晶顯示屏播放著桑皮紙影像,讓這個農家院落透出現代化氣息。

  托乎地巴海 吐爾迪盤坐在一塊鋪有地毯的土炕上心情愉快,老人告訴記者,剛剛送走一撥遊客,賣出了600元的桑皮紙,今年比去年的行情還要好。

  上世紀80年代桑皮紙逐漸退出人們日常生活,造紙匠人紛紛轉行,後繼無人,這門古老的手工技藝陷入人亡藝絕窘境。

  托乎地巴海 吐爾迪的兒子吐爾遜巴克説,那時候沒人來買紙,家裏生活艱難,只能靠自己出外打工謀生。父親也不得不暫時放下這門手藝,挨家挨戶給人剪羊毛。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托乎地巴海 吐爾迪為世人矚目。2002年,美國史密梭年民俗生活與文化遺産中心通過一位在華的美國記者得知,在新疆民間有一位掌握千年桑皮紙造紙技藝的手工藝人,便邀請托乎地巴海 吐爾迪到美國第36屆史密梭年民俗生活藝術節表演,當在場觀眾看到他用祖先傳給他的技藝,現場製作出傳承了上千年的手工紙時,深受震撼,稱他為“地球上最古老手藝的倖存者”。

  傳統的桑皮紙製作過程包括剝削桑樹皮、浸泡、鍋煮、捶搗、發酵、過濾、入模、晾曬、粗磨等九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費力辛苦。同時,傳統工藝製造出的桑皮紙具有吸水強,防蟲蝕,紙質抗拉力強,歷千年不褪色等特性,愈發顯得彌足珍貴。我國故宮大修工程中,桑皮紙被特選為傳統古畫修復材料。

  2006年,《維吾爾族桑皮紙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隨後不久,托乎地巴海 吐爾迪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墨玉縣縣長買買提明 阿不拉介紹,作為目前國內桑皮紙主要傳承和生産基地,當地政府積極支持桑皮紙製作藝人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托乎地巴海老人每年除享受國家8000元生活補助資金外,墨玉縣每年又拿出12000元作為生活津貼,對他們全家予以補助。現在,不僅托乎地巴海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手藝,在墨玉縣,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重拾技藝,做起桑皮紙生意。

  與此同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啟動桑皮紙“生産性保護”工程,舉辦桑皮紙全國畫展,擴大知名度,開闢桑皮紙手工藝品、旅遊産品市場,打造桑皮紙文化品牌。

  看到桑皮紙製作技藝後繼有人,托乎地巴海 吐爾迪感到欣慰。每年4月至10月旅遊旺季,都會有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登門,參觀桑皮紙手工製作全過程,如今,他家製作的桑皮紙已申請了商標“馬卡尼木”(意為故鄉),銷售給南來北往的各地賓客。

熱詞:

  • 吐爾迪
  • 傳承人
  • 文化遺産日
  • 尋訪
  • 墨玉縣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維吾爾族桑皮紙製作技藝
  • 遊客
  • 桑樹皮
  • 民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