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讓“文化遺産”生生不息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9日 08: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津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記者 張帆)今天是我國第七個“文化遺産日”,2012年“文化遺産日”非物質文化遺産活動所確定的主題是“活態傳承,重在落實”。昨晚,由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天津電視臺主辦,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天津廣播電視臺文藝頻道承辦的“薪火相傳”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師徒同臺演出傳統戲劇、曲藝專場活動在中國大戲院拉開帷幕。河北梆子、評劇、京劇等戲曲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以師徒同臺的形式為觀眾聯袂獻演傳承技藝,原汁原味的演出不僅贏得了觀眾的滿堂喝彩,也充分展示了非遺傳承保護的成果,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持久深厚的文化魅力。

  目前,許多傳統戲曲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和內涵,在創新的過程中也遭遇了種種質疑。許多老觀眾耳熟能詳的傳統曲種被重新“包裝”,而很多現代的表演方式中也出現大量被“改造”的傳統曲種的身影。在“彈”與“讚”之間,人們不禁要問,“傳統”究竟該走向何方?“非遺”又該如何“傳”?記者借此機會採訪了部分非遺傳承人及專家學者。

  作為非遺傳承人之一,天津京劇院著名演員銅錘花臉康萬生認為:“改良和創新是未來京劇發展的趨勢,是好事,但改的不能太離譜,要是成了‘四不像’就不能説是繼承了。我們要發展,前提是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有發展。”

  目前,我市有非遺傳承人一百多人,他們在非遺傳承保護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我市的“非遺”項目傳承保護主要以“一對一”教授、舉辦培訓班及“非遺進校園”等形式進行。儘管許多人年事已高,但仍在“一對一”積極培養新人。

  天津市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小花玉蘭説:“我從1970年就開始教學生,一直都是採取‘口傳心授’的方式,這種百年來傳統教學方式的精華一直沿襲至今,同時也被許多非遺傳承人認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教學方法。評劇發展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很多曲目已經失傳了。我今年已經79歲了,就希望做一個幕後的開拓者,把我的所見、所學毫無保留地傳下去。一是要為年輕人創造表演的舞臺,二是要培養年輕的觀眾走進劇場看戲。”

  天津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史館館員張春生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産會在地域文化的影響中‘發酵’,因此長期形成的天津文化對非物質文化遺産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可忽視。天津的文化構成不僅是天津建衛600年,還有上萬年的人文發展史,千年以來的城鎮發展史,更加要重視近百年來天津近代史的先進性。我們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不僅要重視文化遺産的民間性,更要在傳承中體現天津精神,注重其在文化中應有的地位。”

  作者:張帆

熱詞:

  • 文化遺産日
  • 文化遺産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遺傳
  • 1970年
  • 傳承保護
  • 非遺
  • 觀眾
  • 改造
  • 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