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記者從聊城市人民醫院了解到,燒燙傷病房內的幼兒患者佔了一半,其中傷情最重的是一名4歲女孩,她被哥哥碰倒的暖水瓶嚴重燙傷,但因家庭貧困家人又不懂醫學常識,延誤了治療時間,傷口感染。
哥哥奔跑碰倒暖瓶 滾燙的水潑向四歲女孩
醫生介紹,近期,病房內收治的燒燙傷幼兒明顯增多,佔病房總人數的一半。
7日下午,記者在聊城市人民醫院燒燙傷病房見到了接受治療的小欣(化名)。她的兩隻胳膊、兩條腿及腹部都被紗布纏裹着。小欣還咬着牙一手拿着藥膏,一手拿着棉棒,給自己的傷口塗抹藥膏,看著就讓人心疼。
“疼的時候,她就哭喊。”小欣的爸爸岳顯申説,十天前的傍晚,小欣的龍鳳胎哥哥在奔跑時把一個暖瓶碰倒,開水正好潑向小欣,小欣疼得差點暈過去。
小欣的奶奶守在病床旁傷心地説,事發前,她剛把燒好的水倒進暖瓶裏,準備給小欣洗澡用,沒想到卻發生了這樣的慘劇。
家庭貧困沒及時送醫 四歲女孩傷口嚴重感染
“當天晚上到診所給孩子買了藥膏,以為抹上就沒事了。”小欣的爸爸説,事發後,他就給小欣塗抹了燙傷膏,沒料到,第二天小欣的傷情嚴重了,還發起高燒。
小欣的爸爸説,自己家庭條件不好,小欣沒有媽媽,他要幹活,照看一對兒女的任務就落到他七旬的老母親身上。
小欣的奶奶説,現在已經花去4千多元的治療費,這些錢都是跟村裏人借的。老人家自責地説,是她沒看好孩子,才導致意外發生。
“孩子的爺爺奶奶常年吃藥,家裏沒錢,捨不得給孩子看病,以為沒什麼事。”小欣的爸爸説,由於家庭貧困,給小欣的奶奶買藥還欠診所的錢,希望社會上的好心人能幫幫自己。
“誰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小欣的爸爸説,他也恨自己沒及時把孩子送到大醫院治療。
醫生説,小欣的傷情被耽誤了一個晚上,導致局部感染,如果來醫院再晚一點,小欣可能有生命危險。“有的家長缺少基本的醫學常識,聽信偏方。”醫生介紹,小欣的家長在沒有醫生確診的情況下,擅自給小欣使用燙傷膏是很危險的。
燙傷後需用清潔冷水沖洗 塗抹醬油牙膏只會加重傷情
醫生介紹,夏天孩子裸露在外的皮膚較多,尤其是1到3歲的孩子好動,好奇心強,更容易被燒傷或燙傷。“有一個2歲的孩子右手食指摸到電源線被燒焦,還有的孩子爬到灶臺上,掉進燒開水的鍋裏。”醫生介紹,最近,幾乎天天都有被燙傷的小孩,被開水燙傷、被牛奶燙傷、被粥燙傷的都有。
説起小欣延誤治療的事情,醫生直搖頭。醫生介紹,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被燙傷了,會用一些“土辦法”來處理,如在傷口涂上醬油,抹點牙膏、紫藥水之類,這些都是不正確的。 醫生介紹,在傷口上涂醬油、抹牙膏,不僅起不到降溫的作用,反而會加重對傷口的污染,也會影響醫生對創面的判斷。正確的辦法是,立即用清潔的冷水沖洗受傷部位,等溫度差不多降下來了,再用乾淨的布包紮好,及時送往醫院。這樣做不僅可減輕疼痛,還能減少餘熱對深部組織的損傷,促進傷口癒合,形成的瘢痕也輕。
醫生提醒,看到傷口起了水皰,不要刺破,也不要剪掉破損的皮膚,以免增加傷口感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