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讀懂企業“監管太嚴”背後的委屈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7日 1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31日9點半,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質監局質檢員張浩就和同事來到了免費午餐牛肉供應點,對剛剛屠宰上架的牛肉進行檢驗檢疫;與此同時,在紅寺堡糧油購銷公司,從周邊趕來的運送青椒、白菜、洋蔥的農用車一輛接一輛停放在院子裏,衛生和質檢部門的工作人員穿梭其間,正在對車上的蔬菜進行檢測。面對每天的檢測,糧油購銷公司直倒苦水,認為監管部門太嚴苛,供餐企業沒法生存。(6月6日《中國青年報》)

  企業申訴監管太嚴,並不見得是在責怪監管堵了自己的財路。畢竟企業不是公益性組織,需要養活員工,需要自我生存。這首先要求有關部門能夠讀懂,弄清楚這到底是向權力撒嬌還是確有苦衷。而無論是何種原因,有關部門不僅不能放鬆監管,相反,更要緊盯食品安全,防止偷工減料,嚴把每一道環節關。不能企業一喊“餓”就妥協,在監管方面打開缺口,以讓企業從中獲得彌補,否則,便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尤其在偏遠落後地區,他們更是明天的希望。因此,不僅要保證教育質量,更要保證孩子的“入口”安全。這是一條底線,不容絲毫僭越。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我國開始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寧夏“免費午餐”這一創新模式,應該是對這一計劃的最好踐行,尤其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值得嘗試。但教育不僅僅是學校和家長的事,更是政府的事。因此,一方面政府要舍得投入,在資金籌措上拓寬渠道,即便資金緊張,也要保證教育優先,壓縮其他不必要的開資,諸如在三公消費上節儉一點,在公車配置上,再簡約一點,在配套資金上能給予企業一定傾斜。企業當然也需自尋門路,在減少購買中間環節,降低生産成本上動腦。但只要4塊錢包含了企業運營成本,就很難保證全部落入孩子碗中。而當企業還為生存擔憂,又如何能讓孩子的飲食安全得以保證?另外,還得設法讓教師從瑣事中解脫出來。教書育人永遠是教師的天職,讓老師集中精力忙教學,讓更專業的人忙孩子的飲食,這兩條線不該重疊。否則,讓外行的人做內行的事,就是本末倒置,很容易造成兩頭不顧的局面,風險和成本都大為增加。而責任主體一旦不明確,出了問題,追究起來也難,這就使免費午餐這一帶有公益性的惠民舉措失去了意義,甚至得不償失。

  免費午餐陷入困境,有諸多因素造成。其中,過分依賴於企業和學校,是最大缺陷。何況,“免費”與走市場化,本身就是一對矛盾體。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由政府財政兜底,走完全公益化之路。當企業不靠利潤生存,有關部門又能在成本核算、資金審計、各個環節的監管等方面嚴苛把關,企業想動歪腦筋也不成,動也沒意義。一言以蔽之,只有當全社會都能牢記住“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才是百姓之幸,教育之幸,而一切問題都將不再是問題。

  (來源:紅網)

熱詞:

  • 教師的天職
  • 企業運營
  • 免費午餐
  • 入口
  • 中國青年報
  • 紅寺堡
  • 孩子
  • 青椒
  • 教學
  • 學生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