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海歸子女升學加分:這一招,能管用嗎?(圖)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7日 05: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通過升學加分並不能根本緩解海歸子女的“水土不服”;而子女“水土不服”,從根本上導致了海歸難以落地生根

  6月1日,廈門市正式實施《廈門經濟特區鼓勵留學人員來廈創業工作規定》修訂稿。新規定指出,高層次留學人員的子女參加高中階段各類學校入學考試可以參照歸僑子女享受照顧分待遇。此舉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海歸子女教育問題的關注,為什麼要加分?加分政策是否能有效解決海歸子女難以適應國內教育的問題?加分政策管用嗎?

  “加分”一招表關懷

  “總體來説,申請享受子女加分的人數很少,並不影響教育的公平性。但是,體現了政府對海外人才子女的人文關懷,説明政府從各個層面與細節上關心、支持留學人員來廈門生活創業工作。”廈門留學人員管理中心陳雪蓮主任在解讀加分政策時説。

  事實上廈門並不是實施海歸子女加分政策的第一家。今年5月南京規定符合條件的留學回國人員其子女如參加南京中考,可加10分投檔。2011年廣州規定取得《廣州市留學人員優惠資格證》的留學人員,其子女參加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統一錄取的,加10分投檔。

  廣州市副市長徐志彪面對加分質疑時曾解釋到:“國內學生多接受應試教育,海外人才的子女恐怕跟不上,最終決定給他們加分”。

  此招難解煩人題

  一份去年完成的《在滬“海歸”青少年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報告顯示,子女教育成為海歸“第一煩”。過半受訪海歸子女錶示不適應國內的教育,他們的父母也因此在去留之間艱難徘徊。通過給海歸子女考試加分真能緩解其子女受教育的“水土不服”嗎?

  在6月1日廈門高層次人員子女申報中考加分的第一天,黃愛民就為孩子遞交了申報材料。黃愛民今年2月份入選廈門市引進高層次人才的“雙百計劃”。在介紹孩子的情況時她説:“孩子回國時很小,雖然剛開始不習慣,但慢慢就好了。現在孩子成績不錯,加的幾分可能也用不上,但政府的政策體現了對我們的支持。”

  而對於孩子14歲才回國的謝昌霖來説,一切就不那麼簡單了。

  謝昌霖在澳大利亞工作多年後於2009年回廣州創業,把女兒送入一家重點中學。而謝昌霖的女兒對新的課堂教育非常不適應。由於中文只具備聽説的能力,上課時面對老師的板書像讀天書。繁重的課業也讓她難以承受,更無法理解為什麼已經會了的題目要重復練習。為此,謝先生的女兒經常和老師發生衝突,被同學們看成異類。無奈之下,謝昌霖去年把女兒送回了澳大利亞。

  “這個結果實屬無奈,孩子在中國的學校不適應,即使通過享受加分政策上了不錯的學校,還是難以保證孩子能適應國內的教育。”謝昌霖無奈地説。

  解題還需出新招

  由此看來,通過升學加分並不能根本緩解海歸子女的“水土不服”。

  子女“水土不服”,從根本上導致了海歸父母難以落地生根。海歸子女升學加分的政策,從長遠上來看,是應該慎用或者需要進一步深化的。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楊廣雲認為,光靠同等條件優先錄取、甚至頗具爭議的中考加分等通道還遠遠不夠。他説:“治療海歸子女‘水土不服’的關鍵還是看入學後的心理調適。學校應該在日後的教學中長期關注海歸子女的心理調適問題。”

熱詞:

  • 加分
  • 海歸
  • 水土不服
  • 升學
  • 子女教育
  • 學校
  • 招生考試
  • 廣州市留學人員優惠資格證
  • 心理調適
  • 高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