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海外博覽圖文 >

南極條約和南極條約體系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6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文摘自:新華網,作者:佚名,原題:《南極條約和南極條約體系》

【南極條約】

◆條約産生經過

    1955年7月,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智利、法國、日本、新西蘭、挪威、南非、美國、英國和蘇聯等12國代表在巴黎舉行第一次南極國際會議,同意協調南極洲的考察計劃,暫時擱置各方提出的領土要求。1957-1958年為國際地球物理年,上述12國的1000多名科學家奔赴南極,他們從後勤保障、科學家考察到資料交換等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有成效的合作。1958年2月5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致函其他11國政府,邀請他們派代表到華盛頓共同商討南極問題。從1958年6月起,12國代表經過60多輪談判,于1959年12月1日簽署了《南極條約》。條約于1961年6月23日生效,美國為南極條約的保存國。

◆條約的宗旨和原則

    條約的宗旨和原則規定為了全人類的利益,南極應永遠專用於和平目的,不應成為國際紛爭的場所與目標。條約凍結了對南極任何形式的領土要求,並規定各協商國都有權到其他協商國的南極考察站視察。

◆條約的主要內容

    條約的主要內容包括禁止在條約區從事任何帶有軍事性質的活動,南極只用於和平目的;凍結對南極任何形式的領土要求;鼓勵南極科學考察中的國際合作;各協商國都有權到其他協商國的南極考察站上視察;協商國決策重大事務的實施主要靠每年一次的南極條約例會和各協商國對南極的自由視察權。美俄首次聯合視察《南極條約》履約情況

◆條約成員國

    至2012年,南極條約組織有49個成員國,其中28個為協商國,21個為非協商國。

◆條約的工作語言、常務秘書處

    工作語言:英語、法語、俄語和西班牙語。會議主辦國必須為會議提供4種語言的同聲傳譯和文件。南極條約依據其國名英文字母的排列順序輪流主辦會議,承擔一切會議費用。

    2001年7月,第24屆協商會議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會議決定將南極條約常務秘書處總部設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中國與《南極條約》

    中國于1983年6月8日加入南極條約組織,同日條約對中國生效。1985年10月7日被接納為協商國。

【南極條約體系】

    南極條約體系是指《南極條約》和南極條約協商國簽訂的有關保護南極的公約以及歷次協商國會議通過的各項建議和措施。

    從1958年6月起,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智利、法國、日本、新西蘭、挪威、南非、美國、英國、蘇聯等12國代表經過60多次會議,在1959年12月1日簽署了《南極條約》(1961年6月23日生效)。

    此後,南極條約協商國又于1964年簽訂了《保護南極動植物議定措施》,1972年簽訂了《南極海豹保護公約》,1980年簽訂了《南極生物資源保護公約》。1988年6月通過了《南極礦物資源活動管理公約》的最後文件,該公約在向各協商國開放簽字之時,由於《南極條約環境保護議定書》的通過而中止。但由於南極條約環保議定書中的很多條款係直接引自礦物資源活動管理公約,因此,《南極礦物資源活動管理公約》仍被視為可引為參考的重要法律文件。

    1991年,南極條約締約國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通過了《關於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和“南極環境評估”、“南極動植物保護”、“南極廢物處理與管理”、“防止海洋污染”和“南極特別保護區”5個附件,並於10月4日公開簽字,在所有協商國批准後生效。議定書對南極環境的保護作出了嚴格規定。各締約國需負責清理遺留在南極大陸的垃圾,對固體廢棄物、食品廢棄物、化學藥品廢棄物及可燃性廢棄物要採取不同處理方式,以避免對環境造成損害。

    2009年4月17日,第32屆《南極條約》協商會議在美國巴爾的摩閉幕,與會的28個《南極條約》協商國一致同意美國提出的對前往南極的遊船大小以及遊客數量設置限制的建議,以減少人類活動對南極環境的影響。

熱詞:

  • 南極條約
  • 南極條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