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外媒稱,在美國和伊朗圍繞德黑蘭有爭議的核計劃陷入僵局之際,兩國還陷入一場長期的網絡戰,並且現在看來似乎有升級的可能性。
據法新社報道,安全問題專家説,最近出現的“火焰”病毒可能是這場對峙的一部分,不過華盛頓手頭很可能擁有更尖端的工具。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詹姆斯 劉易斯説,網絡間諜活動“並非武器”,但作為一種情報獲取手段“非常有效”,並且可以規避間諜飛機等傳統偵察手段存在的一些問題。
不過,劉易斯指出,與美國情報機構預計擁有的工具相比,“火焰”病毒比較簡陋。他説,以色列擁有相當先進的力量,這很可能意味着“火焰”病毒是一個“二線國家”研製的。
SANS科技研究機構互聯網風暴中心的前所長馬庫斯 薩克斯説,“火焰”病毒“的編制者實際上可以是任何人,不過看上去與某個國家有針對性的間諜行為很類似”。
薩克斯説,“火焰”病毒不像攻擊伊朗管控系統的“震網”病毒那樣是一種破壞工具,倒像是一種間諜軟體,目的是“獲取情報資源,有可能是別國政府進行的偵察活動”。
美國政府和以色列政府都沒有公開承認“火焰”病毒是自己編制的,但以色列一位高層部長説,利用軟體打擊伊朗核計劃“是合情合理的”。
美國軍方承認進攻性和防禦性兩種網絡戰爭系統都在研究過程中。薩克斯説,美國對建設網絡力量向來毫不諱言,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研究的是長期項目,涉及的技術可能是尚未部署的。
報道稱,表面上看,美國要在網絡領域保持凌駕優勢,難度要大於在空中領域保持這種優勢,原因是編制計算機程序的成本遠遠低於戰鬥機的成本。
美國對外政策理事會的分析家伊蘭 伯曼一直跟蹤伊朗問題。他説,隨着網絡戰的硝煙日益濃重,德黑蘭正在提高自己的防禦和進攻力量。所以,美國應當未雨綢繆,防範伊朗發動網絡報復活動。(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