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鄒城,“第一書記”賣山藥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5日 11: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譽耀 報道 ▲徐呈濤在山藥地裏了解情況。

  □張譽耀 房亞東 盛超 胡恩嬌

  艷陽五月,清風拂面,綠滿山野。5月18日,記者到了中心店鎮蔡廠村,感受“第一書記”給這個小村莊帶來的變化。

  抵達時,這裡的“第一書記”徐呈濤正在山藥地裏和種植戶董凡喜一起查看山藥生長情況。老董説,他這一片山藥地有6畝多,每畝地年均收入三四萬元,一年下來,能有20多萬進賬,而在以前,這可是想也不敢想的。説起種山藥的經歷,老董也曾徘徊過:“以前種了1畝多,除了自己吃就是到集上去賣,一年都賣不完,現在有了‘山藥書記’給操心跑市場、找銷路,山藥再也不愁賣了。”

  早在2006年,徐呈濤就作為大學生村官來到了蔡廠村,6年的村裏生活讓他摸清了村民的需要。今年4月份,徐呈濤又升格為該村的“第一書記”,在他看來,身份變了,肩上的責任也更重了,“幫助村民增收致富一直是我最大的願望。”他説,看到山藥銷路不暢成了大傢伙的“心病”,“有時候做夢都在想,怎樣才能幫村民把山藥賣出去?”

  為此,他開始挨家挨戶走訪,了解山藥滯銷的原因,“沒銷路”、“沒市場”,“錢都讓中間商賺走了”……大夥兒一肚子的“委屈”全記在了徐呈濤的“民情日記”裏。當有村民反映“能不能問問超市要不要咱們的山藥”時,徐呈濤眼前一亮。“我以前從電視和報紙上看到過有很多村搞‘農超對接’,把本村的特色農産品賣出去了,我們也可以嘗試這個方法。”

  思路一開天地寬。此後的幾個月,徐呈濤開始一趟趟往城裏超市跑,在千方百計推銷村裏的山藥的同時,還不忘摸市場行情。通過了解情況,他發現雖然村裏的山藥質量好,但是和超市裏經過精心包裝的山藥比,競爭力還是差一截,徐呈濤覺得,如果把村裏的優質山藥精細包裝後再送到超市禮品專櫃銷售,品質就會提升不少,利潤空間也增大了。漸漸地,一部包含“提質量”、“精包裝”、“創品牌”的“農超對接山藥經”逐漸在徐呈濤心中成熟醞釀。

  為讓農戶種出個頭勻稱、品種優良的無公害山藥,他聘請專家現場傳授技藝;為增加山藥的附加價值,他和村幹部一起為村裏的山藥註冊了“鄒福源”商標,還申請了綠色食品認證;為積極對接超市銷售渠道,他和種植戶策劃成立了“白福源果樹種植合作社”,對散戶的山藥進行統一收購、包裝、送貨。

  經過一番培育包裝的山藥,讓徐呈濤心裏有了底氣,合作社也陸續和貴和、百貨大樓、萬家樂等市裏的大型超市簽訂了供貨合同。隨着一張張訂單紛來沓至,山藥種植戶們的腰包鼓了,積極性也提高了,種植規模也一天天擴大。現在,全村170多戶人家有90戶種上了山藥,400多畝地的種植面積每年能讓村民增收1000多萬元。

  山藥賣出去了,村民富裕了,一本小小的“山藥經”讓蔡廠村農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但徐呈濤卻絲毫沒有放鬆,他説:“村民富裕了,追求幸福生活的願望也更強烈了,對‘第一書記’的要求也就更高了。目前村裏的基礎設施還有待完善,村民看病上學還存在不少問題,村裏老年人還需要更多的關懷,還要把我們蔡廠村打造成山藥産業基地、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在徐呈濤心中,今後的工作計劃和蔡廠村的未來也已有了清晰的描繪。

熱詞:

  • 山藥
  • 中心店鎮
  • 第一書記
  • 民情日記
  • 委屈
  • 鄒福源
  • 蔡廠村
  • 鄒城
  • 老董
  • 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