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技術革新助推木偶皮影戲擺脫危機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5日 0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幾根線、一塊皮影,能在光影之間舞出金戈鐵馬的宏大場面;一雙手、幾個布偶,便能展現一段才子佳人的千年佳話。

  在四川成都舉行的第21屆國際木偶聯會大會上,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木偶劇團用102台經典劇目,將木偶皮影這種傳統藝術重新帶回人們的視野。各個木偶皮影劇團紛紛借助技術革新擺脫傳承與發展的危機。

  木偶皮影藝術在中國有著悠遠的歷史。皮影最早出現在西漢武帝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明清達到鼎盛,分佈範圍空前廣泛,各大流派最終成型,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劇本傳抄至今。

  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會長李延年告訴記者,新中國成立時,中國還有幾千個木偶劇團,這些劇團傳承下來的劇目仍有上萬出。但是,隨著傳播方式的改變,多種藝術形式的出現,目前中國成規模的木偶劇團不足30個,其他一些小劇團行當角色不全,沒有傳承能力。

  為了不讓這一中華傳統藝術形式失傳,致力於保護、傳承木偶皮影藝術的工作者開始思考如何適應現代觀眾的口味,讓木偶皮影藝術得以傳承與發展。

  2006年前,唐山皮影、川北大木偶戲等20多個地方木偶皮影項目,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更重要的是,各個地方的皮影木偶劇團開始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

  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的演員彭澤科告訴記者,湖南皮影木偶劇團已有60多年的歷史,“創新和改革”是他們長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對光源、操作、劇目、裝置、舞臺樣式的革新,劇團的劇目形式不斷增加,節目內容也從單一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增加了兒童劇、童話劇以及有時代意義的新劇目。

  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有一個新劇目《龜與鶴》,鶴的脖子能呈現各種弧度,連烏龜的腳都能靈活地表現出收縮的動作。“正是裝置製作更精細,才能將這些動作表現得如此細膩。”彭澤科説,《龜與鶴》已經到多個國家演出,反響很好。

  近年來,中國木偶皮影也開始尋求與外國合作,讓木偶皮影戲更加國際化。

  陜西演藝集團木偶劇院與美國合作,共同編排了一齣《來自中國的三個傳説》,講述唐朝、抗日戰爭、改革開放3個年代的小故事。同時,劇目打破了原來一個舞臺一個影窗的固有模式,讓不同影窗的人物“穿越時空”對話。《來自中國的三個傳説》已在歐洲等世界舞臺上演了幾百場。

  木偶皮影戲不只是劇場藝術,更存在於民間、生活當中。為了讓木偶和皮影走進人們的視線,在成都舉辦的國際木偶聯會大會上,主辦方專門設置了中國木偶皮影精品展館,展出了1500余件珍藏的木偶與皮影精品。

熱詞:

  • 木偶劇團
  • 皮影木偶
  • 皮影戲
  • 木偶劇院
  • 皮影藝術
  • 龜與鶴
  • 來自中國的三個傳説
  • 穿越時空
  • 唐山皮影
  • 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