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北京藝術家甘肅山溝裏尋根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5日 04: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報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韓亞棟

  從北京啟程,坐完飛機坐汽車,好一陣奔波,曾經創作了電視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編劇余飛終於來到了自己的采風地點──甘肅省蘭州軍區某報廢武器彈藥銷毀站。

  這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銷毀站地處3000米海拔的高原之上,三面全是光禿禿的山,唯一一條進山小路上種著兩排松樹,稀稀疏疏的,徒增幾分孤寂。

  “總算有了‘抬頭一線天,低頭山對山’的那種體驗。”余飛感慨道。“這裡生活用品什麼的,都沒有問題,但剛剛置身於此,給你的感覺卻是什麼都沒有。日子久了,又什麼都有了。”隨行的指導員笑著説。

  他們能有什麼呢?余飛在心裏犯嘀咕。在銷毀站的招待所安放好行李,顧不得休息,他便讓指導員介紹戰士們前來聊天了。

  “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子弟兵,這裡雖然苦,但我卻覺得值……”余飛打斷了這位欲滔滔不絕的老兵,“您説得挺好。”轉向旁邊一個90後小兵問道,“你來是想幹嘛的呀?”他絲毫沒有懷疑老兵的真誠,不過,與那些“文件上就能看到的話”相比,他更期待著“最為特別的説法”。

  “我出生於成都市,已經當了兩年兵,本來今年可以回去,但我還是留了下來,打算再幹三年。”90後小兵剛一開口,余飛便遞了個眼神,讓一旁的同事幫忙攝像。編劇幹久了,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日後看著視頻回味這些素材,創作時能發揮得更棒。

  90後小兵的想法確實很獨特。原來,來部隊這兩年,他一直在給領導做通訊員,平日裏都在“忙”端茶倒水、開會疊被的事兒,幾乎就沒怎麼吃過苦。“安逸了兩年,要換別人,可能就回去找個工作、好生過日子了。我留了下來,再幹三年,是要到真正的基層去,要真的當一次兵!”小兵説,“我最初想來當兵,就是為了鍛鍊自己。要是什麼苦頭都沒吃便抽身回去了,這一趟不就白來了嗎?”

  余飛被“震”了一下,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是他此前未曾遇到的。在他的印象裏,現如今有太多的人,要麼耽于享樂,要麼汲汲于前程,甚至連埋頭苦幹,也多是形勢逼迫下的無奈選擇。“這般不同尋常的年輕人,擱在現實生活中是個好少年,放到影視作品裏,也一定是個好角色。”

  “以後還是要盡可能多地找人聊,到大地上抓取劇本創作的素材!”余飛在那裏待了一個星期,前兩天剛回來。“入行到了一定年限,創作技巧大傢伙兒都遊刃有餘了,只有真正深入生活,接觸不同類型的人與事,才是真真正正的藝術尋根!”

熱詞:

  • 余飛
  • 藝術家
  • 尋根
  • 小兵
  • 永不消逝的電波
  • 編劇
  • 電視劇
  • 創作技巧
  • 深入生活
  • 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