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尚志:“小”木耳漸成“大”産業(圖)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2日 06: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黑龍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尚志市珍珠山鄉的耳農在伺弄着菌袋,查長勢情況。本報記者 潘宏宇攝

  本報記者 連佔海 潘宏宇 譚湘竹

  來到“中國黑木耳之鄉”尚志市,就看見碼放整齊的菌袋,一片連着一片,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這裡不斷刷新着一個數字:去年尚志市食用菌栽培總量突破14億袋,今年達17億袋。2011年黑木耳産量達到6萬噸,躍居全國縣級首位。目前,尚志市食用菌加工企業發展到30家,年加工總量4.5萬噸,實現産業收益14億元。

  5月中旬,記者從尚志市驅車70多公里,來到木耳栽培最有代表性的珍珠山鄉,探訪小木耳是怎樣長成大産業的。

  一年四季 “耳”農不閒

  珍珠山鄉四面環山,環境優美,溫度適宜,是木耳生長的“寶地”。

  今年,珍珠山鄉珍珠村的村民王遠峰樂得合不攏嘴,由於全國木耳缺貨,木耳的市場價格持續走高,已經賣到40元錢一斤。王遠峰家每年種的春耳、秋耳加起來有20萬袋,今年每袋木耳的利潤是0.8元到1元錢,一年下來,收入非常可觀。如今,珍珠山鄉90%以上的農戶都種植木耳。據珍珠山鄉黨委書記劉樹茂介紹,去年鄉農村信用社儲蓄增加了2000萬元,全鄉共有一萬多人口,平均每個人增收近2000元。

  當記者來到珍珠村時,春耳的第一批菌袋早已在四月下旬就擺進了王遠峰的“土大棚”內。記者看到木耳從菌袋的孔中探出了頭兒。王遠峰説,小朵木耳就是俗稱的“釘子眼”,大朵木耳就是俗稱的“三角口”。 “釘子眼”木耳要比“三角口”木耳形狀、口感好,價格更高,目前每斤賣到40元,“三角口”每斤價格是35元。

  王遠峰種植木耳十多年了,是當地的木耳大戶。2008年,王遠峰投入1萬元錢建起了兩個“土大棚”。大棚裏的木耳比大地的提前上市,能賣上好價。

  到了木耳採摘的季節,家家忙得不可開交。這時就有很多外地人來珍珠山鄉打短工,摘一天木耳可以掙50到100元。 忙,也是王遠峰一家的生活狀態,一年到頭不得閒,從春節過後開始包菌,要一直忙到秋木耳收摘結束。

  當記者來到王遠峰家裏時,他的妻子和四五個工人正“馬不停蹄”地裝菌包,裝好的菌包放進王遠峰家裏的“大鍋”內高溫消毒。王遠峰説,一整天能裝好6000個菌包,這些菌包將在8月下地,用作生産秋耳。

  培訓推廣 當好後盾

  珍珠山鄉平均每家只有三到四畝耕地。過去靠山吃山,村民每年到山裏採蕨菜、木耳、猴頭等特産,賣山貨成為他們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然而野生資源畢竟有限,為此,珍珠山鄉的幾家農戶開始嘗試自己栽黑木耳,隨着栽黑木耳的人越來越多,政府引導,大戶帶動,木耳種植漸漸發展成為當地重要的産業。(下轉第二版)

熱詞:

  • 珍珠山鄉
  • 大産業
  • 三角口
  • 寶地
  • 釘子眼
  • 大鍋
  • 土大棚
  • 黑木耳
  • 種植
  •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