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千萬富翁的女兒甘當智障兒的“媽媽”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1日 10: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周曉麗和智障兒童

  她是一位富家女,七年來將全部真情無私傾注在一群腦癱兒和智障兒身上。她投資創辦的腦癱康復部和育智教育中心為家庭經濟困難患兒、智障兒童減免了12萬餘元治療、教育費。她用愛心幫助來自全國各地的患兒邁開人生的步伐,進而又為他們的一生考慮,籌備創建包括智障者在內的殘疾人工療站,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生存與生活空間。她就是義烏市殘聯育智教育中心負責人周曉麗。

  成立腦癱康復部

  周曉麗的父母是義烏市場上第一代成功商人,積累了千萬元資産。如果沒有身患腦癱的弟弟,周曉麗也許會和父母一樣在商海馳騁縱橫。懂事的周曉麗為了分擔父母的重負,19歲高中畢業就帶著弟弟四處求醫,同時學習腦癱康復知識。後經腦癱專家馬飛醫生的治療,弟弟能夠站立行走。為了方便弟弟和其他腦癱兒康復治療,2000年底周曉麗把馬飛醫生請到義烏,開始給腦癱患兒康復治療。

  2002年,周曉麗在義烏市殘聯和衛生局的支持下,成立了義烏市殘聯腦癱康復部,這是義烏市首家民辦康復機構。成立以來,全國各地400多名腦癱兒童家長慕名前來,120多名患兒經過康復部的治療,康復效果明顯,有的患兒從癱軟在地到慢慢站立,從腳後跟不著地到放平走路,從閉口不言到會叫“爸爸、媽媽”。

  先教弟弟能自理

  2001年,弟弟到了上學的年齡,周曉麗將他帶到本地的一所小學上學。沒想到,她自認為肢體功能基本康復的弟弟在健全人面前差別還是很大。在班裏,弟弟不敢説話,也沒有同學和他玩,上課時還一直流口水。看著孤立的弟弟,周曉麗實在不忍心,不到一天她就將弟弟接了回來。

  回家後,周曉麗決定擔任弟弟的家庭教師,她用“千萬遍教學法”教弟弟生活技能、學文化。三年後,弟弟不僅生活能夠自理,還學會了1000多個漢字,現在還能夠上網聽歌、瀏覽等。弟弟的變化讓其他在康復部的腦癱兒家長看到了希望,紛紛要求周曉麗擔任自己孩子的老師。

  成立“育智班”

  周曉麗認為,腦癱患者在康復部接受治療的同時,還應該讓他們學習知識和訓練生活技能。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並很快成立了“育智班”。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參加“育智班”學習的腦癱、智障患者康復效果明顯。2005年,在義烏市殘聯和義烏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義烏市殘聯育智教育中心正式成立,周曉麗成為該中心負責人,而丈夫馬飛則負責管理義烏市殘聯腦癱康復部。

  目前,由周曉麗負責的義烏市殘聯育智教育中心共有70多名孩子,他們最小6歲,最大24歲。智障兒童小威是這些孩子中的一個,8歲了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來到該中心才幾個月,就給他媽媽帶來了一份驚喜。一個週末,小威的媽媽按慣例到中心接兒子,看到兒子在門口猶豫片刻後,提著褲子跑向廁所,解手後才跟著媽媽回去。這個小小的舉動讓媽媽驚喜不已,她非常感謝中心的教育。“在這裡,教孩子就是從上廁所、穿脫衣服開始。”周曉麗説。

  得到庇護性就業

  面對從不識字到會讀寫,逐步學會生活自理的智障兒童,周曉麗已經在為他們的將來考慮。義烏市有近千名智力障礙或輕度精神殘疾人,他們很難融入社會,在家庭中也受到冷落。一個個相似的家庭牽動了周曉麗的心,創辦殘疾人工療站的念頭在她腦海中萌發。

  目前,她正積極籌辦工療站。“讓育智中心畢業的孩子和社會上許多智障康復者在這裡得到庇護性就業,接單做些簡單的加工活,讓他們賺取一定的工錢,這樣他們有了精神寄託,能穩定病情,有利康復。”周曉麗説出了她的想法。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浙江在線,時間為2007年10月12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周曉麗
  • 智障兒
  • 中國好人
  • 義烏
  • 媽媽